第1节 物质的变化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中有些变化_________,属于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会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分子的________重新组合,形成新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的_________的过程。
2.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例如,取一块硫酸铜晶体,首先观察它的形态、颜色。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并振荡,观察晶体的溶解过程,可看到水溶液呈_________。然后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_________。另取一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入大试管加热,会看到有__________生成。实验完成后,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粉末中逐滴加入水,会看到_____________。
3.如果我们想知道一种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__________,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例如,向盛有2毫升鸡蛋清的试管加入硫酸铜溶液,会有絮状蓝色沉淀产生。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酸铜检验__________的存在。
二、选择题
4.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
5.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酿造米酒
B.现榨果汁
C.碾磨米粉
D.溶解蔗糖
6.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颜色变化
B.状态变化
C.发光发热
D.有新物质生成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8.下面是单质家族“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1
9.将等体积的滴有红墨水的水和酒精分别缓缓注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盖紧胶塞将两种液体混合,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变小了
B.分子间有间隔 D.酒精不能溶于水
C.不同分子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10.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电能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11.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12.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
?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如下循环:燃料???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1)燃烧(2)太阳能或生物能 2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13.2013年4月,加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来生产的。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14.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积土成山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1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16.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置内为纯净物 C.该变化是化合反应 三、综合题
17.阅读下面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洗剂简介 干洗是指使用化学溶剂对衣物进行洗涤的一种方法。迄今为止,干洗剂大致有以下四类:石油溶剂干洗剂(主要指汽油、煤油等)、四氯乙烯干洗剂、氟利昂溶剂干洗剂和液态二氧化碳干洗剂。其中四氯乙烯(C2Cl4)遇水可缓慢生成三氯乙酸和盐酸,会腐蚀铁、铝、锌等金属。 由于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干洗店仍采用四氯乙烯作干洗剂。 (1)干洗店在“干洗”衣服时,利用的是干洗剂的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
3
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本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性质。
(2)你认为上述干洗剂中,绿色环保、零污染的干洗剂是________干洗剂;在国际上已被禁止使用的一种干洗剂是___________干洗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8.煤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气体,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日常生活中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就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1.25g,密度与空气相接近。点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金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铁的氧化物反应,从而达到冶铁的目的。
请根据以上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 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一氧化碳化学变化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3年4月21日,一名一岁半的女婴在吃了从炸货摊买的炸鸡块后身亡,死因是炸鸡中加多了亚硝酸盐,致人中毒。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物质 水溶性 亚硝酸钠 氯化钠 易溶,在15℃时100g易溶,在15℃时100g 水中溶解亚硝酸钠水中溶解氯化钠81.5g 35.8g 271℃ 320℃会分解,放 801℃ 1413℃ 熔点 沸点 出有臭味的气体 跟稀盐酸放出红棕色的气体二无现象 反应 氧化氮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和一个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可以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