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题库综合试题 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中学生邹某上课时玩手机游戏,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当场删除了邹某的游戏账号和他购买的游戏装备,并告诚邹某不要在上课时玩游戏。课后,王老师将手机返还给了邹某。王老师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权批评和管教学生 B.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财产权
C.合法,教师无权没收学生的手机 D.不合法,侵犯了邹某的隐私权
2、在excel 工作表中,单元格区域 B3:E5 所包含的单元格的个数是( )。 A.11 B.12 C.13 D.14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第 1 页 共 11 页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 )。 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5、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 ) A.意大利 B.法国 C.土耳其 D.俄罗斯
6、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7、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一一西藏 D.太原--山西
8、学校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作为导师的李老师手把手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体现了李老师( )。
第 2 页 共 11 页
A.廉洁从教、勤恳敬业 B.因材施教,乐于奉献 C.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D.治学严谨,勇于创新
9、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望蒋老师推荐自己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 提供班上学生的联系方式.面对这种情况,蒋老师应该( )。 A.推荐学生参加铺导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决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C.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同时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D.仅提供学生的联系方式,不推荐学生参加辅导班
10、小王在大学学习期问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任教于某市一重点中学。刚上班,他总是觉得自己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方法先进,吃老本足够了,备不备课都无所谓。前两学年还勉强适应教学要求。可是后来发现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越来越吃力了。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于是整天苦闷彷徨,垂头丧气。小王的行为没有做到( )。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终身学习 D.爱国守法
11、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暈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12、某中学规定,凡主动参加所在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校实验活动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该学校的做法( )。
A.合法,有利于教师科学研究权的落实和保障
第 3 页 共 11 页
B.合法,有利于教师教学自由权的落实和保障 C.不合法,侵犯了其他教师享受平等待遇的权利 D.不合法,违反了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
13、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14、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15、音序法不包括( )。
A.汉语拼音字母法 B.笔画法 C.声部法 D.韵部法
16、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第 4 页 共 11 页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17、李老师多次得过全省教学比赛一等奖,35岁就评上了高级职称。在学校里还是其他年轻老师的“师傅”。但他仍坚持学习,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有些同事不理解,认为李老师是“劳碌命”。对于李老师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教师发展首先应该考虑团结协作
C.中学教师不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 D.中学教师应该合理安排闲暇时间
18、“四书五经”是古代典籍中的经典.下列选 项中.含有《周颂》是( )。
A. 《春秋》 B.《诗经》 C.《周礼》 D《易 经》
19、“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20、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做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2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的规定,提高中小学 教
第 5 页 共 11 页
师队伍整体素质( )。
A.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B. 以城市教师为重点 C. 以边区教师为重点 D. 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22、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因此,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 )。
A.再创造 B.创造 C.鉴赏 D.欣赏
23、新环境道德的核心理念是( )。
A.保护环境,停止发展 B.治理环境,减少污染
C.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 D.发展为第一要务
24、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和“ 马铃薯”一致的是( )。
A.坦克一一战车 B.录音机一一录音笔 C.萝卜一一青萝卜 D.番茄一一西红柿
25、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寨,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寨行为。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
A.教师促成 B.群体促成
第 6 页 共 11 页
C.任务促成 D.自我促成
26、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27、“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 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 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 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 28、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考试与素质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课本内容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 )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自行决定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1、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件事使我陷入了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问题:
(1)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2)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某市某小学学生王某(10岁)参加所在班级的课外野游活动,事前学校有倡导,班主任要求学生自愿参加。当日下午3时,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来到海边进行户外活动,要求学生只能下浅水玩。王某与其他几名同学及一名男老师一起下水,由于当时风浪较大,王某游得较远,溺水下沉,被同学救上岸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第 8 页 共 11 页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幸福是 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 “有灵魂的教育”不仅要将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人,而且应教他们追 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1000字。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答案: B 3、D 4、C 5、C 6、B 7、B 8、C 9、B 10、C 11、D 12、A 13、A 14、D 15、B 16、C 17、A 18、【答案】B.
19、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20、D 21、A 22、A
第 10 页 共 11 页
23、C 24、D 25、C 26、B 27、A 28、A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1)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本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2)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2、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本案例中,学校领导对野游活动有倡导,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外出活动之前并未进行任何安全教育。且在活动中,教师也未尽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在风浪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放任学生下水游泳。因教师是学校内的工作人员,其带领学生外出活动的行为应视为职务行为.因此,此次事故的损害责任应完全由学校承担。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第 11 页 共 1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