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专业: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科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追踪最新理论发展前沿,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胜任高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一)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 (二)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社区教育研究 (三)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3、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课程设置
序号 1 2 课程类型 公共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课程编号 S1199002 S1199003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时 授课/实验 54 36 学分 2 1 开课学期 1 2 备注 1
3 4 5 6 7 8 9 公共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学科学位课 学科学位课 学科学位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选修课 S1199004 S1199006 S1199007 S1213001 S1213002 S1213003 S2313001 S2313002 S2313003 S2313004 S2313005 S2313006 S2313007 S2313008 S2313009 S2313010 S2313011 S2313012 S2313013 S2313014 S2313015 S3113001 第一外国语(英、日、俄) 专业外语(英、日、俄) 计算机应用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专题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题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 经济学说史专题 当代哲学思潮专题 哲学史专题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专题 教育心理学专题 现代伦理思潮与青年教育 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专题 社区与社区教育专题 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 发展社会学专题 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专题 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专题 科研训练 128 32 32 48 48 48 32 32 16 32 16 32 16 32 16 32 16 32 32 16 32 3 1 2 3 3 3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1 2 1 1、2 2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必修环节 2
25 必修环节 S3113002 学术活动与报告(5次) 1
四、科研能力与水平要求
通过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掌握选题思路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和其本人独立承担的研究课题等科学研究活动,制订科研计划,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加强科研训练并通过科研考核,切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培养质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要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把握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观察问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 五、学位论文要求
1、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参加学术讨论等活动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选题。选题要求具有前沿性、学术性。特别鼓励研究生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进行。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本人的研究情况、见解、完成的条件等。此外学生还需就自己的选题准备一份五千字左右的文献综述。经导师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2、开题报告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拟定论文任务书〈包括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工作方式和完成期限等〉,经导师批准后开始实施。
3、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论文写作期间,指导老师应定期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4、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的精神和学校有关规定,组织评审和答辩。 六、其他要求
3
学生不修满最低30学分者不予毕业,不参加论文开题者不予开始论文写作。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