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端午节申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13:05: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日本和韩国就没有;日本人过端午的时候,男人游泳,女人洗头;而韩国人在过端午的时候,则是男人摔跤,女人洗头。”康教授还强调说,因为江陵四面环山,所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保存完整,且别具特色。

事实上,对于端午节,现在韩国的年轻人基本上不太了解。城市里的人也基本不过端午节。在农村,这个节日的气氛要浓厚许多。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男子会在那一天摔跤,女子则会荡秋千,而且她们还会用曹蒲水洗头。原来端午节是国家公休日,后来因为公休日太多而被取消了。

(二)“端午节”与“端午祭”是否是一回事的争论

对于端午节和端午祭,刘勤植表示说:“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我无法确切地说出,但是两者还是不同的。端午节是一个节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我们韩国人会举行祝祭活动。而江陵端午祭是在此基础上,融人了江陵这一地方特有的土俗信仰,它还包含各种各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我们申遗的项目是江陵端午祭。”

康晓城教授认为:“祭”和“节”两者并不相同。“祭”是指活动,“节”是指一个纪念日,比如春节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每个国家、地方都会有自己特别的活动内容。如果单就某个节日“申遗”,是根本毫无意义可言的。江陵端午祭具有自己的特色,并不同于中国的端午节。但是,复旦大学文博系民俗学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端午节”和“端午祭”并没有本质区别。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响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在这期间,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来。端午节在中国本来就是祭祀活动,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三)韩国“申遗”后中国还能否申请

复旦大学胡志祥副教授认为“如果韩国此次?申遗?成功,那么中国再就端午节要成功?申遗?就比较困难了。”中国应同时加紧表明态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否则就非常遗憾了。

但是岁的辽宁大学退休教授乌丙安则表示,他国申报了,我们还可申报,即使联合国批准了,我们也可以。此前,他曾经为此事专门给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了一份急件,呼吁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 乌丙安教授认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和自然遗产的独有性是有区别的。在此问题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木卡姆”曲的申遗,联合国同时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四)韩国“申遗”成功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申遗”,韩国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一个项目要成为非物质类的世界遗产,必须符合3个条件,即历史价值性、完整性、真实性。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即将此项目列人国家级重要遗产,并且与韩国的文化内涵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因此许多专家认为韩国在“申遗”问题上胜算很大;当然也有部分专家认为,韩国向联合国申遗,必须体现其过端午节的原创性和单一性。但端午节发源于中国,并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其他国家申遗成功的可能性一卜分小。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还原真实的“韩国江陵端午祭”

所谓“江陵端午祭”是指在韩国江原道江陵市举办的以端午祭祀为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祀期从为阴历四月初五持续到到五月初七,它是这个期间的一次大型的民众文化活动,在韩国久负盛名。“江陵端午祭”是政府组织的,有专门的江陵端午祭组织委员会。节日期间包括各种娱乐活动和仪式活动。比如荡秋千、摔跤、绘画、歌舞表演、做传统打糕等,此外还有:中国端午节申遗)文化遗产传承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有效地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然而,反观国内,文化的传承保护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在国内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惨遭破坏或损害的报道层出不穷,其罪魁祸首当属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常常听到“一把大火烧了一座大殿”、“几根索道损害了文化景观”、“一座宾馆使景区不伦不类”的议论乃至有人说“新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就是其遭受破坏的开始”,“申”来就“死”。商业化乃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 中国申遗存在着三大误区: 误区一:重申报,轻保护

现象“重申报,轻保护”愈演愈烈,是我国遗产保护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近5年来,各地申遗热情持续高涨,“申遗”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工作日志里的大事要事。100多个预备项目正急不可耐地等待在“申遗”的门槛外,“申遗”主管部门依旧门庭若市,众多不在编的“后起之秀”还在削尖脑袋试图挤进“预备役队伍”乃至“正规军”。就在“申遗”以及世界遗产大会成为13亿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词的同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时,高速公路从长城上飞快碾过,平遥古城的部分墙体在风雨中坍塌,小桥流水的周庄充溢着猪肘子味,三江并流处布下了“天罗地网”,包括“三江并流”在内的6处遗产地在三十一届世遗大会上受到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的检测??

这种特有的现象被解读为“中国式申遗”,其特征有二:一方面不遗余力大造声势,不

计成本地将申报项目进行包装;另一方面却是对“申遗”成功的项目漫不经心,人为破坏现象日趋严重。 误区二:重利用,轻管理

安徽黄山在“申遗”成功后,旅游收入由每年数百万元增至两亿元;洛阳龙门石窟“入遗”前每年门票收入1000万元,“入遗”第二年就达到2700万元;去年刚刚“申遗”成功的殷墟,一年之内门票收入暴涨一倍,还不算其他附加产品的消费、不时来自联合国组织的经济资助等等。“申遗”成功后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让一些正在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的地方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八字方针的可能性。于是,一些地方掀起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遗产地周围大造宾馆、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老城区集体翻新,原住民全部搬出,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几条旅游仿古街。 许多地方把世界遗产的年久失修等同于寿终正寝,借维修、整治名义进行大拆大建,完全违背世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抛弃了千百年来积累的历史文化价值。支配这种短视行为的动机还是“利诱”——世界遗产修复要投入,拆旧建新能获利!竭泽而渔的开发和改造,给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端午节申遗 的文档
中国端午节申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txzx0meqs7zlrl1bkfq6d7jn4l91z0136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