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5 0:29: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读图P4〗中华农业始祖神农氏:尝百草,找到适合食用的谷物和药草,创制耒耜

(识别本课大量图片,理解农业工具在生产中的作用)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注意:生产力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1.商周之前:石器(石耕)、耒耜(耜耕);频繁迁徙。 2.商周:有少量青铜工具。西周时,开始走向定居。 (二)农作物

1.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西周时期,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

(三)地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含义:提高土地利用率,从一年一熟,发展到江南地区的一年两熟、三熟。精耕细作的条件---- (一)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2.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西汉出现犁壁;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牛耕方法,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期:江东(现江苏)地区出现曲辕犁,耕犁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二)耕作技术: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 1.春秋战国:垄作法 2.西汉:赵过的代田法 3.魏晋至今:耕耙耱技术。

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 (三)施肥、灌溉工程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eo22ce4o565jb3urou8mpoj7oc3w00zk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