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题2溶解度学案 - 共4课时 jsp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19:23: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九单元 溶 液《课题2 溶解度》学案(共4课时) 指导教师:于淑红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 1 课时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2.知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3.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二、前置性小研究:

知识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活动探究I】:课本P33,小组讨论,探究: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操 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现 象 固体溶解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部分固体没溶解 再加入5ml水,搅拌 剩余固体溶解 结 论 溶解现象与 和 的量有关。 【活动探究II】:课本P34,小组讨论,探究: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 作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加 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 却 现 象 固体全部溶解 部分固体有剩余 剩余固体溶解 部分固体有剩余 剩余固体增多 溶解现象还与 有关。 结 论 【归纳】根据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33—35,形成概念。

1.在 下,向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溶液,溶质 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溶质以 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例如: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 法;而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 法;“海水晒盐”中结晶池中的“母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思考与交流】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即概念中为何强调“这种溶质的饱溶液”?

【拓展提升】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用 “一定”“不一定”填空)

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填“浓”或“稀”)

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 知识点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讨论】根据实验探究分析

三、自我测评:

1. 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 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 溶液。

(2)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 溶液。 2. 将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采取三种方法: ① ; ② ; ③ 。

3. 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1)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

(2)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 方法(注:二氧化锰难溶)。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 方法。 (4)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 过程。 4.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 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5. 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 ( ) A. 一定是饱和溶液 B.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一定是稀溶液 D. 可能是饱和溶液 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加入溶剂 7.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8.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则溶液质量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9. 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 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0.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

四、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学生)/课后反思(教师)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学案(共4课时) 指导教师:于淑红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 2 课时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前置性小研究:

知识点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阅读】课本P36第一段文字,完成下列习题。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里的溶解度。 强调: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四要素”:①一个条件 ;②一个标准 ;③一个状态 ;④一个单位 。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讨论】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涵义。

【思考】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练习】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

【讨论】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 (用S表示)。

知识点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字表示。 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

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g,该物质属于 物质。

在20℃时,3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 物质。 【拓展】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8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请写出计算过程) 三、自我测评:

1.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 。 2.在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则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铵 g可达到饱和。

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100g水中溶解20g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5.在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 A.溶液:溶质=11:1 B.溶液:溶剂=11:10 C.溶剂:溶质=11:1 D.溶质:溶剂=1:9 6.在20℃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为0.225g,则该物质属于 (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 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克,蒸干得到2.5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 )

A.25克 B.20克 C.20 D.25

8.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 A. 120g B. 110g C. 105g D. 100g

9. 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 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A、B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该溶质 g。

10.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四、学完本节课你的收获(学生)/课后反思(教师):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学案(共4课时) 指导教师:于淑红

搜索更多关于: 课题2溶解度学案 - 共4课时 jsp 的文档
课题2溶解度学案 - 共4课时 jsp.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n8p34rtj7k6x46aj6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