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与详细解析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8:38: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绝密 ★ 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7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 D

【解析】分析: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 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B 正确;

C 正确;

X 射线造影检查,

A 正确;

C.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 应该用硫酸钡, D 错误。答案选 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 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 NH 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 C

【解析】分析: 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

(提高或降低) 而不改变化学平衡, 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网

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 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 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

***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答案】 D

B C. C D. D

【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分析解答。

详解: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 上升。但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

D。

点睛: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的关键,本题取自教材中学生比较熟悉的 实验,难度不大,体现了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考查学科必备知识,体现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 求。

4. W 、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Z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

W 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W 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 Y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W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 A

***

***

【解析】分析: 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 与 X 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

Y 是 Na;Z

性气味的气体, W 是 N,X 是 O;Y 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 3 倍,因此 Y 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 性质解答。学科 # 网

W 的电子总数相同, 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7 个,Z 是 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准确判断出元素是解答的关键,红棕色气体是解答的突 破点,该类试题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结合的比较多,元素推断只是一种载体,注意掌握常见单质及其化合 物的性质、典型用途、制备等。

5.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 124 g P4 中所含 P—P键数目为 4NA

-1 FeCl溶液中所含 Fe3+的数目为 0.1N 3 AB. 100 mL 1mol·L

C. 标准状况下, 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 密闭容器中, 2 mol SO2 和 1 mol O 2 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答案】 C

【解析】分析: 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 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 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

4 个氢原子分析;

2NA 2NA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详解: A. 常温常压下, 124 g P4 的物质的量是 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 中所含 P—P 键数目为 6NA ,A 错误; B. 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 C. 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

- 1FeCl3 溶液中所含 Fe3+ 的数目小于 0.1NA ,B 错误; 100 mL 1mol· L

6 个 P-P 键,因此其

4 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 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0.5mol,其中

含氢原子数目为 2NA ,C 正确;

***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与详细解析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o5780vk30h1ll01eyq0a6ri16ozy014e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