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邓论第4篇考前辅导材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9:03: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什么是企业?

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市场上资本、

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购买者,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法人。企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一发履行登记、批准手续,在银行开设账户,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受民事权利。

(2)企业的产权

所谓产权,从资源的运用角度看,就是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如果产权不清,交易则无

法进行。产权可以分为原始产权和法人产权。原始产权是指企业最早的出资者所具有的对企业的所有权。法人产权是指法人企业对企业运营资产所持有的占有和支配权。

(3)企业改革方针: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国有经济为主导,平等竞争,不同经济成分自

愿实行多种形式联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四、经济特区的意义和作用

伴随着经济改革,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有重点、分层次、滚动式地逐步推进。经过20年的努力,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线沿边开放带——内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基本格局。

我国的特区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香港、澳门那样的特别行政区。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思考题:

1、中国2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际怎样体现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2、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存在那些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3、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 4、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3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长期探索过程;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重点问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2、为什么坚持和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难点问题:

决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据

(一)确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依据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划分阶段的方法; 第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 第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划分阶段的思想

(二)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 ——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三)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依据——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其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特征

1、在生产力方面,我国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已是主体,但农业生产力还很落后,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在生产关系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但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

3、在上层建筑方面,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但民主制度还很不完善。

14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党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 1、 为什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

1)历史经验的总结;2)社初长期性决定;3)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2、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一百年不动摇

1)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2)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基本纲领内容:

1、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与反腐败工作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 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醒全党要防止骄傲自满情绪,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报告指出,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是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要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六、关于西部大开发

1、西部包括哪几个省?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 2、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

(1)是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国家总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进程,改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

(2)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全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防。

(3)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

15

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4)有利于从能源、原材料和市场容量等方面支持东部地区发展

3、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七、 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西部大开发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因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的扩张,使环境问题终于成为前所未有的规模暴露于人类面前。当前,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起,世界上相继发生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公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个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下了一个定义:它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定义的提出

1987年,联合国成立了以当时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对世界重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即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报告提出为“可持续发展”做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又被称为“布伦特兰定义”。

3、《21世纪议程》

(1)《21世纪议程》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结束冷战格局,走向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时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问题更趋严重。为了解决全球性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共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讲话。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尤其是《21世纪议程》,不仅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提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

(2)《21世纪议程》的发表,为各国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统一行动构筑了一个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3)《21世纪议程》为解决长期围绕人类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思想、新方法,揭开了人类彻底消除贫困的历史序幕。

4、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理解

16

搜索更多关于: 邓论第4篇考前辅导材料 的文档
邓论第4篇考前辅导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uyp168ytm7tdil036a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