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V2的示数为3.4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并联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L1两端电压为2.6V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灯泡L1和L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 C.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灯泡L2被短路,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因此灯泡L1亮,L2不亮,故B错误,C正确,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因此L1两端电压为2.6V,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如图所示的课堂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自制的盐水电池,当用电压表测其电压时,锌片是该电池的正极
B.乙图中,同时在冷水和热水中滴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与水混合均匀的时间比在冷水中短,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丙图中,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绸子上
D.丁图电路中,A,B两个接线柱间是一段保险丝,C,D两个接线柱间是一段铜丝,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一会儿发现铜丝先熔断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电压表的连接、分子热运动、摩擦起电的实质及保险丝材料的特点。 【详解】
A.由电压表的连接可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图甲中,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的是铜片,且电压表的指针正向偏转,故铜片是电池的正极,故A不正确; B.图乙中,热水的温度高,红墨水与水混合均匀的时间短,说明分子在热水中运动得快,故B正确;
C.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带正电的原因是玻璃棒失去电子,失去的电子转移绸子身上,故C正确;
D.由图丁可知,保险丝和铜丝是串联连接的,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而保险丝的材料特点是电阻较大,熔点较低,根据Q=I2Rt得,通电相同时间,保险丝产生的热量比铜丝产生的热量大,所以先熔断的是保险丝,故D不正确。 故选BC。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0的最大电阻是20Ω。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R1的功率是P1;当开关
?,R2和R3的功率S2闭合、S1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1之和是1.6W;当开关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的功率是
? =1∶2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P1?,已知R2∶R3=1∶3,U1∶U1? =9∶5,P1:P1
A.电源电压是8V
C.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2.7A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B.R2的阻值是30Ω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
AB.第一过程: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1和滑动变阻器R0的全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U1,如图甲。第二过程:当开关S2闭合、S1和S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R2、R3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U1′,如图乙。 已知R2:R3?1:3,串联电路中功率比等于电阻比,所以P2:P3?1:3,R2和R3的功率之和是1.6W
P2 +P3=1.6W
所以
P2 =0.4W,P3 =1.2W
第三过程:当开关S1、S2和 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1、R2、R3 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电源电压U, 电流表测量R1、R2的总电流,如图丙。
甲图,电压表示数是U1,R1的电压是U1,R1的功率是P1;丙图中电压表示数是U,R1的电压是U,R1的功率是P1 ′;P1:P1??1:25,对于同一导体
PU12U1211?()?()? ''PUU2511所以
U11? U5所以
1U1?U
5因为,R1和滑动变阻器R0的全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
4U0?U
5因为,R0 =20Ω,串联电路中电压比等于电阻比,所以
R1?5Ω
甲图,电压表示数是U1,R1的电压是U1,乙图,电压表示数是U1′,R1的电压是U1′,
11U1:U1??9:5又因为U1?U,所以,U1??U,所以乙图中
591U1??U
98??U2?U3?U
9U1?1? ??U2?U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