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三科学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2015100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S?32Cl?35.5K?39Ca?40 Fe?56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用氢氧化钡改良酸性土壤 B.用浓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碳酸钠晶体暴露在空气中易风化 D.浓硫酸有脱水性,可用作纸张的干燥剂 3.根据下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4.进行下列实验后,溶液的pH值变大的是( ) A.NaOH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 C.稀盐酸中加入铁屑
B.食盐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D.Ca?OH?2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
5.晋代葛洪的《食肉方》(去除黑痣的药方)中记载:“取白炭灰(生石灰CaO)、荻灰(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分煎合??”可见黑痣.起到“食肉”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
A.碳酸钙 B.熟石灰 C.碳酸钾 D.氢氧化钾 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氯化铁、硝酸钾、氯化钠 B.硫酸钾、氯化钡、浓盐酸 C.硫酸铜、浓盐酸、氯化钾 D.碳酸钠、氯化钾、硫酸钠
7.在常温时,将水银温度计插入下列某种液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空气中后,温度计的读数先升高再降低,则可推断温度计插入的液体是( ) A.食盐水 B.酒精 C.浓硫酸 D.浓盐酸 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②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④向盐酸和MgCl2的混合溶液(氯化镁溶液视作中性)中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9.如下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与事实相符合的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不潮解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可能存在NaOH B.可能存在Na2SO4 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
11.某同学在油菜地不慎被蜜蜂氮蜇伤,蜜蜂的刺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痛痒,在蜇伤处涂抹的物质是( )
A.牛奶(pH?6) B.苹果汁(pH?3) C.牙膏(pH?9) D.矿泉水(pH?7)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浓盐酸中因水易挥发而导致质量减小 C.浓硫酸和浓盐酸的溶质都易挥发
D.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硫酸中,最终将不能观察到红色
13.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因素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