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污染判断及化学清洗方法简介
在反渗透水处理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反渗透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很多客户都出现反渗透膜堵塞的情况。反渗透膜堵塞过后会导致出水产量下降。水有异味等情况。很多人都认为膜被堵了换膜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并不是膜的问题,而是预处理的问题,预处理起的作用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护膜。在发生膜堵塞的情况的时候,最先要做的是更换预处理里面的填料,然后在换膜,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膜的污染判别方法,以及清洗的方法。 1 反渗透膜污染的分析与判断
为了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前需要对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膜污染的状况进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根据反渗透膜污染、结垢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清洗剂进行清洗。 1.1 分析途径
(1)分析设备性能数据。
(2)分析给水中潜在的污染、结垢成分。 (3)分析SDI仪的膜过滤器收集的污染物。 (4)分析滤芯过滤器的污染物。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5)必要时剖开膜元件进行分析,查找污染、结垢成分。 (6)检查管道内表面和膜元件两端的状况。 1.2 分析方法
膜污染严重时,可通过染色试验、显微镜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能源频射X光线(EDX)分析等查找原因,判断故障位置。以上几种分析鉴定方法有的必须牺牲膜元件,有的需要借助专门仪器、设备,费用较高。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以下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 (1)目 测
在确定系统已经发生污染,需要实施化学清洗时,最好先打开压力容器端板,直接观察污染物在压力容器端板与膜元件之间的间隙内累积的情况。一般根据直接观察即可基本确定污染物的类型,继而确定相应的清洗方案。 ①前段污染观察
预处理滤料(砂粒、活性炭)泄漏、胶体污染、有机物污染和生物污染,前端最严重,可以从前端膜元件入口观察到颗粒物及粘液状污染。发生生物污染时会发现腥臭味粘液物质,灼烧刮取的生物粘泥(粘膜),会有蛋白质的焦臭气味。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②末端污染观察
无机盐结垢在系统末端最为严重,在末端膜元件端头处可以摸到粗糙的粉状物。用盐酸(pH 3~4)溶解时有气体冒出,说明沉淀物极可能是CaCO3。硫酸盐垢、硅垢在pH很低时也很难溶解。如果垢在0.1 mol/L HF溶液中是可溶的,则可能是硅垢。 (2)参考污染特征进行判断
另外,还可参考反渗透膜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表1是膜生产厂家给出的反渗透膜污染物的污染特征。 (3)称 重
污染的膜元件进水流道附着了污染物,整体重量会加大。将取出的膜元件竖立放置,沥干水分后称重,与膜元件的参考重量进行对比,多余的重量即为附着污染物的重量。 2 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 2.1 清洗条件
下列情况出现时需要及时清洗膜元件: ①标准化产水量降低10%;
②进水和浓水之间的压差上升了15%;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③标准化透盐率增加10%~15%; ④系统各段压差明显上升。
一般以设备最初运行48 h所得到的运行记录为标准化后的对比数据。 2.2 清洗设备 (1)清洗泵
应耐腐蚀,如玻璃钢泵。它所提供的压力应能克服保安过滤器的压降、膜组件的压降和管道阻力损失等,一般选用压力为0.3~0.5 MPa。水泵的材质至少必须是316不锈钢或非金属聚酯复合材料。 (2)清洗箱
起混合与循环作用,要求耐腐蚀,材料可选用玻璃钢、聚氯乙烯塑料或钢罐内衬橡胶等。清洗水箱应设有温度计。清洗箱的大小大致是空的压力容器的体积与清洗液循环管路的体积之和,一般应考虑20%的裕度。 (3)其 他
清洗系统中应设有必要的阀门、流量计和压力表以控制清洗流量,连接管线既可以是硬管也可以是软管,应耐酸碱腐蚀。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