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
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下图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第一步,改变 的方向,观察反射
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
实验结论是: 。
图22 图23 35、如图23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
(3)他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光学专题参考答案
一、1.C,D 2.B,C 3.B 4.C 5.B 6.C
7.A 8.C 9.A 10.D 11.B 12.D
二、13、折射,虚,反射,虚 14、月球,地球,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 、
1.5×108 16、折射 17、1800 ,400 18、胶片,倒立,缩小,实,丙,甲 19、3,1.5,能,1,不变20、30,46 21、同一高度,a,d,e,变大,变大 三、22——27作图题略, 28、勺子看起来是直的。
光的折射规律。
29、看到闪电,听到雷声。
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0、看到了水珠另一侧花朵变大了的虚像。
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作用,花朵在其焦距范围内,于是成了放大的虚像。
四、31、如选乙方案则:
(1)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影子
(2)AB/CD=EB/FD AB=(EB×CD)/FD=(18×1)/0.6=30(m) 32、6㎝ 物体成实像时,像与物间的距离将大于90㎝,光屏无法承接像。 34、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而靠近(或远离)法线。 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 35、(1)像的位置。像的大小。 (2)小明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同侧移动手中蜡烛找像的位置。 (3)相等。 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