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广东理综 6改编)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2.(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改编)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甲→乙过程的细胞正处于G1期 B.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丁到戊的过程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的“赤道面”位置上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
3.(2014.浙江2改编)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能对抗IAA的作用,但也可能会促进根的发育
B.将该植物倒置,其体内的生长素运输方向也跟着改变,这与基因的作用有关。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4.(2013,四川理科综合3 改编)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点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2次偏转 B.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的传导方向相同 C.“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D.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的。
5.(原创)下表所示Ⅰ~Ⅵ个不同的生态群落中8个物种的种群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个生态群落的生物量基本相等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的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步增加时,受到影响最小的是Ⅳ
C.在生物群落Ⅱ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在对陆地群落进行调查时,多边形是理想的形状。
6.(2011,安徽理综4改编)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
131131
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131
积聚在细胞内的I可能直接
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引起基因突变 B造成核糖体增生以合成大量的甲状腺激素
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 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
非选择题部分 30.(2013河北唐山二模,29)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容器 植物 1 2 3 4
天竺葵 天竺葵 紫罗兰 紫罗兰
部位 叶 叶 叶 叶
光质(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 红 黄 红 黄
温度(℃) 25 25 25 25
两侧水柱高度差(mL/8 h) 240 30 160 20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____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___(填“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12.北京理综,29改编)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符合实验的____________原则。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 (5)实验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 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 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32.(江苏省射阳县2016届模拟考试)下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乙表示能量流经W种群所处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该生态系统有许多种动植物,其中鹭鸟等水禽就有多种,景色优美,陶冶情操,令人流连忘返,这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 价值。
②图甲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若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
③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 ,b 。 ④图乙中,能量被W摄入量为m,其粪便量中能量为n,c中的能量为e,b的能量为f,则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是 。 (2)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丙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丁所示。通过比较图丙和图丁可知,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3)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
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甲昆虫天敌数量 (增加、不变、减少);乙昆虫天敌数量 (增加、不变、减少)。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空6分,共36分)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纲要求的三个实验以及一个简单的课外实验。 A选项为实验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计数时要数清楚粘连中的每个细胞。B选项观察质壁分离,角隅处颜色浅是因为质壁分离先发生在这个地方。C选项为分裂中期。D选项,透明圈是细菌代谢造成,透明圈越大,细菌分解维生素能力越强。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差异比较,减数分裂,变异等核心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