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比》教材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4:2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比》教材分析

1.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如:一班人数和二班人数的比等。整数中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分数中的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看成是两个同类量的比。另一种是两个(相关联的)不同类量的之间的相除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种新的量。如:路程与时间的比表示速度,质量与体积的比表示密度等。传统的教材只强调两个同类量的比。考虑到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在日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只认识同类量的比,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比的概念。因此,教材引导学生分两步理解比的意义,先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再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学生对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几、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几倍)。因此,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认识比的活动。例1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教材创设了妈妈准备早餐的情境,通过提出可以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可以从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等角度描述2杯果汁和3杯牛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两个量还可以表示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牛奶

第1页/共9页

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同时教学比的读法、写法,比的前项、后项等有关知识。试一试通过配制洗洁液的情境,引导学生写出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所含洗洁液和水的体积比,同时,教材还启发学生用分数表示两种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比,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比的概念,又有利于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例2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指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并通过提问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速度。

在例1和例2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概括比的意义,并根据比的意义求比值。

试一试先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数量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再通过比较和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等问题,帮助学生弄清比和除法、分数三者的联系。 比的意义的教学要注意三个问题:⑴ 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的意义。⑵ 分别用比、分数两种形式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和交流,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⑶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

第2页/共9页

感受比的两种情况,但不要求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什么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⑷ 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

2.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是学生探索和发现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基础。教材进一步加大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可以分四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小冬在实验室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三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比相等的式子,说一说根据等式中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能想到些什么?比可能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第三步,组织学生先通过举例,验证猜想,再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第四步,比较等式中三个相等的比,并通过交流明确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并告诉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例4主要教学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4的三个问题涉及了化简比的各种情况:第⑴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化简时,要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第3页/共9页

第⑵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化简时,要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第⑶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小数,化简时,要先把小数比改写成整数比,再化简。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想办法自己解决,再通过交流,归纳化简比的方法。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的实际应用包括按比例分配和比例尺两个方面,本单元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例5提供的问题情境按是分别给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的比是3∶2。求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会主动尝试把比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分数或除法的实际问题去解决。教材给出了两种最基本的解决题思路,一种思路是把30个方格按3∶2涂成红色和黄色,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另一种思路是把比转化成分数,红色方格占总数的,黄色方格点总数的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教材提供的两种思路,不但要说清楚是怎样想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想,并通过比较,体会两种思路的联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思路突出了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

第4页/共9页

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解题方法。

试一试是把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色三种颜色,求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由于这是第一次出现三个数的连比,思维难度相对较大。教材通过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启发学生把比转化成分数求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应涂多少格,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第5页/共9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比》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vfvw6s8w93fre38hic91cf865brly010m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