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坚决,誓死不当“软柿子”,如果政府没有明确回应,是不会轻易撤离的。因此,这场运动一定会或多或少影响美国未来财政政策的走向。
“通过这次运动,共和党将恐怕不敢再对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设置障碍了。而为了控制债务水平,唯一的出路就是增加富人税收,同时削减军费开支。”沈骥如表示。
同时,此次示威活动的另一个无形中的受益者不是别人,正是奥巴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此事撰文指出,示威对民主党而言相当于第二次机会。奥巴马政府此前因为采取了对银行家们有利的政策,却未能取得经济复苏的成果,挥霍了民众美好的期待,换来的却是银行家们的不满与抱怨。不管怎样,如今奥巴马获得了一个重新改过的机会。他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做到示威者所期望的那样。
沈骥如也表示,奥巴马和民主党无意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因为此次运动的口号和奥巴马的改革路线完全一致。不出意外的话,奥巴马将因此获得许多选票。
沈骥如还补充道,10月1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就奥巴马4400亿美元就业计划举行程序性投票,结果法案未能获得足够票数而被否决。这样一来,示威者肯定更加怨恨共和党,而偏向奥巴马政府。
然而,相对于专家们充满信心的解说,真正的华尔街人们却对此次示威表示不屑。
美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王宇龙是一名在华尔街打拼多年的美籍华人。当记者问起对此次事件的看法,他表示并不担忧。
王宇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金融危机似乎让人们对华尔街失去了信心,但有两大指标依然说明问题:美国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美国内需总量也居全球之首。华尔街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平台,是美国和世界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次“占领华尔街”只是在这个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一个暂时的过程。
“我认为占领华尔街只是一个呼声而已。华尔街并不脆弱。”王宇龙表示。
杰克·罗森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作为一个纽约商人,他不认为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事件。目前看来,只是区区几百个人在吸引着成千上万媒体的注意力而已。
杰克·罗森也表示,虽然示威规模不算特别大,但这一小部分人却充分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因为他们让世界留意到了华尔街的贪婪,也一定程度上给立法者提供了勇气和决心去挑战华尔街的势力。
疾速扩散的“占领”行动
一夜之间,无数以“占领”打头的网络域名诞生了。occupydc.org(占领华盛顿)、occupylondon.org.uk(占领伦敦)、occupytokyo.org(占领东京)??仿佛2012提前到来,只是席卷全球的不是海啸也不是龙卷风,而是愤怒的大众。
令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这场运动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参与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构成,甚至动机和目的也是形形色色。
美国:向马丁·路德·金学习
作为“占领”运动的发祥地,该运动已经第一时间从纽约散播到了华盛顿、芝加哥等美国城市。
在华盛顿,奥巴马一家刚刚于10月16日为马丁·路德·金纪念园举行了揭幕仪式,在仪式上,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还趁机“煽风点火”,表示希望国人继续挑战华尔街的过分做法,继续马丁·路德·金心目中的梦想。由此,这场仪式将“占领华盛顿”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占领华盛顿”的网页上赫然写道:“马丁·路德·金通过社会运动让黑人和白人坐上了同一辆公共汽车。如今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在纪念他的同时,愿我们团结一心,共策共力,用群众的能量创造社会的改变。”
马丁·路德·金雕像位于华盛顿纪念碑旁,其诞生可谓好事多磨,从比尔·克林顿立项至今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当年的克林顿一定想不到,自己废除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会导致银行业无限膨胀,又进而导致十几年后激起民愤,而自己当年一手立项的马丁·路德·金雕像,居然成了此次运动“无声的指挥家”。
首尔:银行受害者讨公道
韩国民众也耳聪目明地搭上了此次“占领”运动的顺风车,趁机再次向釜山储蓄银行“讨债”。
据媒体报道,从10月15日起,“占领运动”已经蔓延至韩国,几百名示威者聚集在首尔各处,声讨金融业对普通大众的榨取。
其中首尔汝矣岛金融监督院作为主要示威场所之一,聚集了80多名示威者。然而,仔细分析示威团队的构成,却发现80人里的50余人都是釜山储蓄银行受害者。他们统一租赁
了大巴车,赶到汝矣岛金融监督院门前,试图再次为自己一去不复返的存款伸冤,还打出了“还我血汗钱”之类的口号。
釜山储蓄银行原本是韩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储蓄银行,由于负资产和债务已严重超出银行自有资产,它和旗下的大田储蓄银行已从今年2月起被韩国金融委员会勒令停业6个月,直到现在还没有全面营业。
罗马:欧债阴影下的愤青
秉承了古罗马角斗士的遗风,意大利人似乎天生有“哪热闹往哪凑”的性格。加上最近意大利经济甚是不景气,更是给了意大利人们一个闹事的好由头。
华尔街被占领没几天,上万名意大利人就在罗马聚集起来,自称为“愤怒的一群”,高举“我们不能为债务埋单”和“偿还债务不能加重弱势群体的负担”等标语,一路边走边砸东西,提款机被砸坏了、交通灯被捅下来了、警车被焚烧了??罗马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面对失控的愤怒,罗马警方不得不使用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来驱散人群。示威者们并没有被警察吓走,反而抛掷石头、玻璃瓶子和燃放烟火来还击。混乱过后,70多人在冲突中受伤,被送往医院,另有至少12人遭警方逮捕。
作为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今年一直笼罩在欧债危机的阴云下,今年9月底,标准普尔将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从A+下调至A,展望为负面,理由是该国经济增长疲软以及政局不稳的情况将增大其应对欧元区危机的难度。看到自己的国家负债累累、前途黯淡,也难怪意大利人急眼了。
伦敦:秉承英伦派严谨作风
从10月15日开始,众多英国民众发起“占领伦敦证交所”活动,聚集在伦敦证交所门外,十分有组织地进行和平示威。
曾统治半个星球的大不列颠人,即使是示威游行也格外有组织有条理。打开“占领伦敦”的主页,没有意大利人硝烟弥漫的口号,没有日本人五颜六色的惊叹号,也没有美国人咬文嚼字的标语,上面白底黑字,工工整整地罗列出示威者的自述,从头到尾都是理性的陈词,就像一份公司合同:
现在的系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候补方案;
我们有着各种民族、背景、性别、年龄和信仰,我们走到一起来抗议;
我们拒绝为银行家的危机埋单;
我们不接受任何支出削减,我们要求结束全球性的税收不平等;
我们希望制定政策者能独立地在不同行业间权衡;
我们支持11月30日的罢工活动和11月9日的学生活动,我们同时支持保护社会福利、教育和反战的相关运动;
我们认为世界上的资源应当更考虑人类和环境,而不是战争和牟利。
观点
“占领华尔街”无关中国当前收益
于海洋
2011年9月17日并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日子,当总数不到1000人的示威者来到曼哈顿声称要向贪婪的银行老板们讨个说法的时候,从纽约地方政府、警察到华尔街衣冠楚楚的金融巨子们,既没有意识到这些人会不断壮大队伍、提高声势,也没想到他们会给华尔街“添堵”一个月乃至更长时光。依靠发达的互联网还有全球媒体的推波助澜,今天的示威者已经把自己的形象凝炼为光辉的“我们是99%”,并将愤怒的火焰燃烧到全球82个国家和950个城市。发生在地球背面的示威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对这场运动判断和认知的角度。
首先,我们要看到,“我们是99%”的本质是一场社会抗议运动,它还没有显示出影响到美国经济政策或形势变化的能力。示威者在渐趋寒冷的气温下苦苦守候,但是他们没有等来任何主流声音有价值的回应。就连一向厌恶华尔街的美国西部传媒集团,也承认示威者可能自己也缺乏从愤怒情绪中提炼具体政策诉求的能力。目前,示威运动选择的两个主要靶标就是抗议金融资本的贪婪和失业率激增,但是这两个议题间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占领华尔街”运动没有英国当年“大宪章”运动时明确的纲领,也没有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时马丁·路德·金那样的领袖。这就是为什么一场社会运动无法变成切实的政治成果的症结所在。“我们是99%”作为一场诞生于网络等虚拟世界的运动使它带有虚拟世界的很多固有缺陷,那就是虚拟的共同身份在现实世界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信念和持续的组织性、行动力。
也正是因为注意到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这些问题,美国主流社会对待该运动的态度颇为消极。反对者如共和党随口指责这是场“阶级战争”,很“鬼扯”的是依靠网络联系起来的人群出身驳杂没有固定的阶层属性;支持者如奥巴马总统一方面赞成示威,强调自己的就业
法案和金融改革法案成功就不会有这样的抗议,另一方面又拒绝澄清抗议运动是否会促使他使两个法案中的争议条款再次复活。华尔街的大佬们则干脆没话。眼见抗议者说不清“华尔街末日到了”与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有什么关联,政客、商人也乐得让争议停留在肤浅的发泄阶段。很明显,除非美国工会等强势组织介入,示威者获得不了什么。但这些组织一旦介入,“我们是99%”也就丧失了其独特的魅力,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的诸多示威没什么区别了。
愤怒并不是总能带来改变的。我们必须承认,纵观2010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国际金融市场,危机没有见证金融投机的死亡,而是佐证了其强大。愤怒没有让大亨们哪怕有一丁点自省或退缩。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考虑,中国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关注短期看无非两点,一是美元的滥发趋势是否能够得到遏制,二是美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至于全球金融秩序的改革,任何不幼稚的政治家都不会期望改变一夜发生了。令人遗憾的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对这些重要议题既不甚了了,也无力影响。今日的美国,宏观经济形势只能勉强维持一种脆弱的稳定,复苏的动力则模糊不清。短时倒不了是因为二战后确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把世界经济和美国绑架在一起了而已。美元的滥发,还有巨额美债的偿还,都是属于几乎所有国家都要分担成本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中国不是唯一需要担心的那个。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只能说明在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危机,开始意识到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直靠转嫁的方式维持自己繁荣。但是这种模糊的危机感能否带来变革却不好说。民众感到日子不好过才抗议,但改革是让日子好过还是短期内更加不好过可是个说不清的事。改与不改之间,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权力转移彰显出波谲云诡之相,这就是抗议的价值所在吧。
虽然抗议本身不见得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抗议本身却像警钟一样促使理性的人们思考,一旦强大的利益集团与政客勾结、尾大不掉,国内动荡迟早会酝酿和出现。华尔街和华盛顿的勾勾搭搭不会是美利坚民族的个案,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如何避免占领华尔街运动重演,也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