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22:06: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周燕

选题与查阅文献资料

一、研究者:对幼儿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1、社会的急剧变化、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等趋势使幼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2、当前幼儿教育的改革也要求教师成为积极参与改革的主体 3、参与教育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研究的分类

1、根据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根据研究的量化程度,教育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主要包括五种基本类型,即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人种学研究和历史研究,其中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基本上属于定量研究,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基本上属于定性研究,调查研究介乎二者之间。

三、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步骤 ?1、选题 ?5、开展研究活动,收集事实材料 ?2、查阅文献资料 ?6、分析与整理资料,作出结论 ?3、选择确定研究方法 ?7、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4、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

四、如何选题

?1、选题时应遵循的原则 ? (1)理论上的意义 ? (3)可操作性(可行性)? (2)实际的价值

? 2、选题的来源

?(1)从国家或地方的教育科学研究规划中选题 ?(2)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题。 ?(3)从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中选题。

五、如何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

水之积也不深,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查阅文献资料的目的

?(1)了解前人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情况以及他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确定具体的研究目的。

?(2)查阅文献可对研究方法和步骤提供有益的启发,并可不致再蹈前人所犯错误的覆辙。

?2、文献资料的种类

?(1)根据文献资料的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类。

?(2)按照文献资料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文字文献、数字文献、图像文献和有声文献四类

(电子出版物/光盘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

? 3、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

?(1)查找文献的两种主要方法

? 检索工具查找法( 顺查法、倒查法) ? 参考文献查找法(也较追溯查找法) ?(2)收集文献资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教育科研文献的主要信息来源 (1)经典名著 (5)精品荟萃:文摘、人(10)权威性的统计资料 (2)工具书:辞典、百科大复印资料等 (11)互联网 全书等 (6)港台书刊 (3)主要期刊杂志 (7)文献索引 (4)文献汇编:文选、文(8)研究生论文摘要 集等 (9)新书目录

结 语

?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未有不阅第一、第二境界而能遽跻第三境界者。

观察法

观察法最适合于学前儿童,是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极为有用的一种方法,在许多课题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一、观察法的意义及用途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对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研究中,观察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采用观察法可弥补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局限,观测许多用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

2、观察法可以直接了解并客观记录幼儿的行为,所得资料较少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3、观察法可以捕捉发展中的过程,并考察幼儿与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4、由于幼儿不容易受观察者在场的干扰,不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因而观察的结果比较自然真实。

观察法的用途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观察可以获得较真实和具体的信息。

2、观察能够较深入地考察和理解幼儿行为的各个方面和个别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并获得真实、完整的形象。

3、在观察的基础上,可对幼儿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判断,还可进一步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4、观察是假设、观点和理论产生的手段。

二、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

科学的观察法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往往是偶然发生的,是自发的和无目的的,也不做严格的记录。科学的观察法要求将被观察对象置于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被观察对象或现象的外部表现作直接观察,获得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

科学观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研究方向。观察那些对研究任务来说具有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事物。

2、预先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较系统的观察计划,并能按预定计划进行系统、连续、细致地观察。

3、有较系统的观察或测量记录。对所观察对象的一切具体表现准确地加以掌握,如时间、场景、反应状况及次数等,及时做详细的观察记录。 4、观测结果可以被重复验证。 5、观察者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要提高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观察预备期。预备期的持续时间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约半天时间或两次,每次1-2小时。

2、不干预活动。观察者应尽可能避免与幼儿直接交流意见或参与活动。 3、讲究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应具体、详细、系统。 6W:

?谁(Who)行为者与行为对象;

?什么地方(Where)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场景、地点; ?什么时候(When)日期和具体时间; ?什么事(What)哪种行为或事件;

?怎样(How)行为或事件的具体表现及过程如何; ?为什么(Why)判断思考行为或事件的原因等。

4、如有多个观察者同时观察同一情景,需要预先训练,以求得满意的观察者信度。(观察者信度是表示观察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指的是不同观察者之间对同一情景观察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同一观察者自己对不同被试在同一情景中观察过程的一致性。) 5、对同一行为应观察足够的次数或时间,以保证观察结论的可靠性。

6、了解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有意识地避免或减小误差。如(1)观察者期待效应。(2)观察者放任现象。(3)被观察者的反应性行为可能因观察过程中的某些因素而有所改变。(4)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

观察者期望效应

?这是来自观察者本身的干扰。指当观察者对所研究问题的假设有相当的已知度,或设计、制定研究计划的本人对假设和问题印象深刻时,便有可能根据对问题的预期解答,带有主观方向性地观察研究对象,致使观察结果更有可能吻合研究者的期望,使假设得以验证。

?思考:如何避免观察者期望效应?

观察者放任现象

?这是来自观察者本身的干扰。指当观察者掌握或熟悉了观察步骤与过程以后,开始凭对先

前已观察过的被试的接触与反应,按已有经验来记录后面的观察对象的反应,使观察结果越来越缺乏准确性。

?思考:如何避免观察者放任现象 ? 观察反应性现象

?这是来自观察对象的影响客观性的因素。指当观察对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他时,会改变自己

的行为,作出不正常、不自在的反应。

?思考:如何消除或避免观察反应性现象?

三、观察法的类型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与控制程度,可将观察法分为两大类:正式观察法与非正式观察法。古迪温与德里斯科尔(Goodwin & Driscoll)将正式观察法又细分为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特性等级评定法等;非正式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清单法等。不同类型的观察法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及运用的不同技术性要求。 (一)实况详录法 1、定义

?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内)持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

作表现,包括儿童自身的全部言行以及该儿童与环境及他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

?由于对详细记录的较高要求,一般用手记录较为困难,观察者因注意力高度集中,极易疲

劳,所以详记时段一般限于半小时之内,如需记录更长的时间,则应由几个观察者轮流记录。现代录像技术的采用,使这种观察的方法得到普遍的应用。

2、评价

?(1)优点:能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等资料,并可作长久的保留,可用于多种目的的各种分析(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

?(2)缺点: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记录较困难,而且费时费力;需大量实录资料才能获得有关某些行为有代表性的样本。

(二)时间取样法 1、定义

是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特定的行为。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按预先规定好的行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时间取样法对行为的记录不是描述性的,而是在对行为编码的基础上,记录行为是否呈现,呈现频率及持续时间。

时间取样法的运用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每15分钟不低于1次的行为才适于运用时间取样法来研究;二是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

2、使用方法

(1)运用时间取样法,研究者需要预先选择所要观察研究的行为——目标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分类,规定操作定义,在此基础上进行编码。

所谓操作定义是指把必须观察或测定的行为或活动给予具体详细的说明、规定,确定一个行为或现象的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 的文档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vwe88pnge06i7k4fy7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