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31 7:36: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溶液

一、选择题

1、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D、蒸气压下降)

-1

2、血红细胞置于下列哪种溶液中将会引起皱缩现象?( A、15g·L NaCl溶液)

3、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的分子量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则测得的分子量(B、偏高)

4、人的血浆在-0.56℃凝固,则37℃血浆的渗透浓度为(已知Kf =1.86)(B、

-1

301 mmol.L)

5、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 kPa,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静脉注射

-1

液的浓度为(D、0.301mol·L)

-1-1

6、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278m mol·L 7、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cos相同 8、下列溶液中,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D、0.015 mol/L BaCl2)。

-1-1-1

9、有三份溶液:a、0.1mol·L C6H12O6;b 、0.1 mol·L NaCl; c、0.1 mol·L CaCl2。在相同温度下,三份溶液蒸汽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a>b>c 10、测定高分子化合物血红素相对分子质量的最适宜方法是D、渗透压力法

-1

11、下列水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C、0.1 mol·LC6H12O6)

12、下列各物质均配成0.10mol/L的溶液,相同温度下,它们的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Al(NO3)3,MgCl2,KNO3 )

13、医药上关于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概念正确的是(C、蒸气压范围在719.4—820kPa的溶液称等渗液如0.9%生理盐水)。

14、测定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时,如果葡萄糖样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根据ΔTf≈Kfm判断测得的ΔTf值比不含杂质时为(B、小)。

15、在讨论稀溶液蒸气压降低的规律时,溶质必须是(C、非挥发性物质) 16、质量浓度为84g/L的NaHCO3(M=84g/mo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哪种溶液产生的渗透压?(C、1 mol/L NaCl溶液)

17、在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公式△Tf=Kf·m中m所代表的是溶液中(A、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 18、将红细胞置于体积比为1∶2的生理盐水和50g/L葡萄糖混合溶液中,红细胞将(C、不受影响) 19、将少量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于某溶剂中,则溶液的蒸汽压比纯溶剂的蒸汽压:A、低 20、质量浓度为50.0g/L的葡萄糖溶液(M=180)的渗透浓度为(B、278.0mmol/L) 二、问答题 1、什么叫稀溶液的依数性?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渗透压力等性质只与溶质、溶剂微粒数的比值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因为这类性质的变化规律只适用于稀溶

1

液,所以统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之间关系密切,知道一种依数性则可以求出另一种依数性:

?p?Tb?Tf?==== bB KKbKfR?T三、填空题

1、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 蒸汽压下降 、 沸点升高 、 凝固点降低 、 渗透压 。

2、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 有半透膜存在 和 膜两侧单位体积内容剂分子数不等 。

3、生理盐水在310K时的渗透压为 7.7x102 KPa

4、物质的量是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作为SI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多少,常用符号 n 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摩尔,符号为 mol 。它的定义为:摩尔是一系列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0.012kg12 c 的原子数目相等,基本单元可以是 分子 、 原子 、离子等各种微量粒子,或这些粒子的 特定组合 。

5、在法定计量单位中,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常用单位 摩尔每立方米分米(mol·dm﹣3) 。在使用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指明B的 基本单元 。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凡是已知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统一用 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表示。对于相对分子质量不知道的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可用 质量浓度PB 表示。

6、Raoult定律的一种表达形式 P=P°XA。

7、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 高于 纯溶剂的沸点,这一现象称之为溶液的 沸点升高 ;它的原因是溶液的蒸气压 低于 纯溶剂的蒸气压。

8、难挥发性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总是比纯溶剂凝固点 低 。这一现象被称为溶液的 凝固点降低 。这是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 低 造成的, 9、对难挥发性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来说,凝固点降低正比于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而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 ,即 ΔTf = Tf - Tf = Kf b B 式中Kf称为溶剂的质量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Kf只与 溶剂的本性 有关。

10、国家标准规定:为维持只允许溶剂通过的膜所隔开的溶液与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超额压力称为 渗透压力 ,符号为 Ⅱ ,单位为 帕或千帕(KPa) 11、荷兰化学家van′t Hoff 提出与理想气体方程相似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力方程式: ⅡⅤ=NbRT ,它表明稀溶液渗透压力的大小仅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质点数的多少 有关 ,而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 。因此,渗透压力也是溶液的 一种依数性 。有

2

0

趣的是,常数R在数值上与气体常数值一样,为 8.314J·K﹣1·mol﹣1。 12、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 280-320 mmol·L的溶液为等渗溶液。如 9.0g·L﹣1Nacl是等渗溶液。

13、若将红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红细胞的形态没有什么改变。这是因为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力 相等,细胞内外液处于 等渗 状态。

14、若将红细胞置于较浓的NaCl溶液(如15 g·L)中,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逐渐皱缩,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力 低于 浓NaCl溶液,红细胞内的水 向细胞外 渗透引起。

15、若将红细胞置于稀NaCl溶液(如3.0 g·L)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先是逐渐胀大,最后破裂,释放出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使溶液染成红色,医学上称之为 溶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压力 高于 外液,外液的水向 细胞内 渗透所致。

16、在医学上,习惯把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统称为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力称 晶体渗透压 ;而把高分子物质称为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力称 胶体渗透压 。

四、计算题

1、 有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时结冰,已知其中一种溶液为1.5g尿素[CO(NH2)2]溶于200g水中,另一种溶液为42.8g某未知物溶于1000g水中,求该未知物的摩尔

-1

质量(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

解:由于两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则△T f(尿素)= △T f(未知物)

K f×

-1

-1-1

1.5/6042.8/M= K f×

200/10001000/1000M(未知物)= 342.4 (g·mol-1)

2、将1.01g胰岛素溶于适量水中配制成100ml溶液,测得298K时该溶液的渗透压力为4.34kPa,试问该胰岛素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M(胰岛素)=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1.01mRT =× 8.314×298= 5.77×103 (g·mol-1)

4.34?0.1?V一、选择题

-1

1、实验测得1.0 mol·L KCl 在18℃时表观电离度为75.6%,而不是100%,其原因是(D、KCl在水中全部离解,但由于离子相互作用,故实验测得的离解度不到100% )

+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只能为酸的是(C、NH4)

2-3、已知H3PO4的各级离解常数以Ka1、Ka2、Ka3表示,则HPO4作为共轭碱的离解常数为(B、Kw/ Ka2)

4、下列反应不属于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碱反应的是(D、CaO + SO3 == CaSO4)

-12-5、在水中通入CO2气体达到饱和([H2CO3]=0.04mol·L )时,溶液中[CO3]

3

为(A、4.68×10 mol·L)

6、在NH3溶液中,欲使NH3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值都减小,则应加入D、NH4Cl固体

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NO3 + H2SO4 H2NO3+ + HSO4-正反应中的酸是C、 H2SO4

-5-1

8、已知醋酸的解离常数为1.74×10 ,则0.10 mol·LNaAc溶液的pH值为D、8.88

-12— —20 -1

9、要使0.10 mol ·L H2S溶液中的[S ]浓度为1.0×10mol·L,则需

+ -1)

控制H2S溶液中的H浓度为(B、0.094mol·L

10、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只能为碱的是 D、Ac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D、H3O,OH)

12、将pH=4.00的强酸溶液与pH=12.0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pH(D、11.69 )

13、浓度相同的下列盐溶液呈酸性的一种是(D、NH4Cl)。

+

14、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不属于两性物质的是(D、NH4)。

-15、室温下,下列溶液[OH]最小的是(A、pH=0)。

2-16、实验室中需要加入较大浓度的S离子时,一般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是错误的。A、加饱和H2S水溶液

--1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酸的为(A、NH3、HSO4、H2PO4、

2+

〔Al(H2O)5(OH)〕)

2-18、下列哪一组物质不是共轭酸碱对?( C、H3PO4—HPO4)

-1

19、下列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pH值最大的是(C、Na3PO)。

-1-1

20、向1升0.1mol·LHAc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HC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c离解度变小) 三、填空题

1、NH3在水中为___弱__碱,但在冰醋酸中为__强__碱。 2、在水中HCN、Ac 的酸碱反应方程式为 HAc+H2O HAc+OH 。

3、1923年Debye P和Hückel E提出了电解质 离子相互作用理论 。其要点为:(1)强电解质在水中是 完全解离的 ;(2)离子间通过 电荷 相互作用,每一个离子都被周围电荷相反的离子包围着,形成所谓 离子数 。

4、由于离子氛的存在,实验测得强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度低于100%,实验测出的解离度,并不代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实际解离度,故称“ 表观解离度 ”。因此离子的有效浓度(即表观浓度)总比理论浓度要小,这个有效浓度就是 活度 ,它是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能起作用的离子浓度。

5、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 酸 ,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 碱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 质子转移反应 。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不是孤立的,酸给出质子后所余下的部分就是 碱 ,碱接受质子后即成为 酸 。

4

+

--

-11-1

H3O+Ac,Ac+ H2O

+--

7、

(1)当多元弱酸的Ka1>> Ka2>> Ka3时,可当作 一元弱酸 处理,求[H]。 (2)多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于 Ka2 ,与酸

+

的浓度关系不大。

(3)多元弱酸第二步及以后各步的质子传递平衡所得的相应共轭碱的浓度都 很低 。

8、酸碱的电子理论认为:酸是能够 接受电子对 的物质,碱是能够 给出电子对 形成配位键的物质。

9、在弱酸或弱碱的水溶液中,加入与弱酸或弱碱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降低的现象称为 同离子效应 ;加入与弱酸或弱碱含有不相同离子的易溶性强电解质,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略有增大,这种作用称为 盐效应 。

10、在质子传递反应中,存在着争夺质子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 碱 夺取 酸 的质子,强碱转化为它的共轭酸—— 弱酸 ;强酸转化为它的共轭碱—— 弱碱 。 四、计算题

-4

1、已知HCOOH在298K时,Ka=1.77×10,求其共轭碱的Kb是多少?

-14-4-11

解: Kb=Kw/Ka=10/(1.77×10)= 5.65×10

第三章 沉淀溶解平衡

一、选择题

1、难溶硫化物有的溶于盐酸溶液,有的则不溶,主要是因为它们的(C、溶度积常数不同)

-13

2、Ag2CrO4的溶解度为S mol·L,则其Ksp应为(C、4S)

-1-3-1

3、PbI2在0.130mol·L的Pb(Ac)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5.7×10 mol·L,则

-5

同温度下的Ksp为(A、1.76×10)

4、AgCl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C、0.1 mol/L NaNO3)

-1

5、往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Br、KI、KOH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

-17

溶液,最先析出沉淀的是(C、AgI(Ksp=8.3×10))

-122+-4-1

6、已知Mg(OH)2的Ksp为5.7×10,若溶液中Mg浓度为1.0×10 mol·L,--4-1

OH浓度为2.0×10 mol·L,则下列正确的是(B、无沉淀析出)

2+-2-12+

7、海水中Mg离子浓度为5×10 mol·L,欲除去99%的Mg,pH应大于多

-11

少?(B、10.28)(已知Ksp Mg(OH)2=1.8×10)

-1 -15-1

8、AgI在0.010 mol·LKI溶液中的溶解度为(A、9.3×10 mol·L)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将难溶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时,难溶强电解质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122+-4-1

10、已知Mg(OH)2的Ksp为5.7×10,若溶液中Mg浓度为1.0×10 mol·L,--4-1

OH浓度为5.0×10 mol·L,则下列正确的是(A、有沉淀析出)

-1

11、BaSO4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1mol·LNaCl)。

5

搜索更多关于: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温医专升本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vwgm0jvhk2xzhu2kzn0175lm26knl009w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