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实验初中2011-2012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指南 命题: 华继干
《第一章 声现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自主学习】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
(2) 一般来说,声音在 中传播,在 中次之,在 中传播得
0
最慢,在15C的空气中声速大约是________m/s,空气温度升高声速变_______。 (3)声音是一种 ,它 不仅能传递________,也能传递 。 2.声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的 以及声源
与人耳的_______ 有关.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 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2)声音的 叫做音调.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 .频率的单位
是 .
(3)人耳能分辨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的声音, 就是根据它们的 不同。
音色不同,它们的波形 。(相同/不同)。 3.乐音与噪声:
(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________。
(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的波形是_______。但从环境保
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 (3)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 处、在声音 中和
在 使噪声减弱。 4.超声波与次声波: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叫做 声。 (2)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 。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特点,
(3)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
并可用来预报 、 、核爆炸等。
二、【课堂导学】 【例1】敲击音叉A,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现象可以说明 如果到月球上做此实验,则此现象 (填会或不会)发生。 【例2】丁丁制作了一个鸟笛, 鸟笛的声源是振动的______,当用力吹
的时候,鸟笛的____会变大,当把活塞向下拉动,鸟笛的____会变低人们能够把鸟笛的声音和小鸟的声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的___ _不同。 【例3】嗓声是一种环镜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 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物理测试时老师阻止小王同学讲话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1
宝应县实验初中2011-2012初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指南 命题: 华继干
【例4】图4 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
【例5】 ⑴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粗细、长短、松紧有关,要研究出弦乐器的音调与
弦的粗细之间的关系应选择怎样的弦进行研究?此处用到 研究方法。 ⑵音叉在发声时,它的振动不易观察到,如何才能证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此处用
到 研究方法。
⑶在如图实验中,由于无法将玻璃罩中抽成真空,如何得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呢?此处用到 研究方法。
三、【课堂反馈】 等第 1、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
“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 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5、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