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在1-8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9-12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
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两球在t=2s时速率相等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
D.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3.如图,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它接触面粗糙,则( )
A.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 B.A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 C.A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 D.B物块共受4个力作用
4.岳阳某些农村一大家人过春节时常用简易灶做菜,如图甲所示,将一个球形铁锅用三个轻小石块支起用柴火烧菜,铁锅边缘水平,小石块成正三角形放在水平灶台上,石块到铁锅球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成30°,已知锅与菜的总质量为9kg,不计铁锅与石块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页(共23页)
A.灶台对每个石块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 B.灶台受到每个石块的压力为90N C.每个石块与铁锅之间的弹力大小为 D.灶台对每个石块的摩擦力为10N
5.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S1时,乙从距A地S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 )
A.S1+S2 B.
C. D.
6.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
A. B. C.
D.
7.如图a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则正确的结论是( )
第2页(共23页)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N/cm C.物体的质量为3kg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kg的小木板放在光滑的地面上,在小木板上放着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1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弹簧推着而静止在小木板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2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木板施以作用力,使小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力F由0逐渐增加到9N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小木板先保持相对静止一会,后来相对滑动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力F增大到6N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木板受到9N拉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 9.A、如图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30°.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质量分别为4m和3m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缓慢拉开B的过程中,水平力F变大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斜面对物体A作用力的合力变大
10.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相对滑动,则( )
A.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B.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C.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1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
B静止;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页(共23页)
A.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 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12.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比v大,也可能与v相等或比v小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多大,粮袋从A到B一直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
二、填空题(共3小题,计1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13.关于高中物理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利用纸带打出的点迹间接测得物体的运动速度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
C.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该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14.(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 (2)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第4页(共2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