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印 印 刷 基 础
第一节 概 念
一、 网印:指采用丝网制成的印版在承印物上进行作业,将所需要的文字,图案印刷在承
印物上的过程。
二、 作业原理:指通过刮胶在网版(印版)上的运动,使印版上的油墨在刮胶力的作用下,
透过网版上预留的空隙,压印到承印物上,使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文字(或图案)。
三、 特点: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可以印任何大小,厚度的物料及任何颜色的复合物,
丝网印刷的特点是:设备简单、用途广泛、操作容易。
1、 墨层厚度大,印刷颜色较鲜艳(墨膜厚度大约在40um~100um之间)立体感强。 2、 版面柔软而富有弹性,印压小,可以在多种易损坏的物品上印刷。 3、 不受承印物大小的影响和形状的影响,可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合适的印版。 4、 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如油性、水性、合成树脂型。 5、 耐旋光性能强。 6、 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四、 作业工具:刮胶、手印台、网版、治具。 五、 辅助设备:
1、 流水线:线速一般在0~300M/分。
2、 烘烤箱:45度~80度之间,特殊情况80度以上,高士油墨温度为80度~100度。
六、 移印机:机械在一定的行程内,利用胶头的沾墨作用将钢版上预制的印刷图案,通过
一定的制程,压印到承印物上。特点是作业速度快,属半机械作业,但使用之油墨又能与手印丝网油墨混用,其印刷层较薄,一般都要调移印专用油墨。
第二节 印刷作业
一、 印刷作业程序:
1、 将正确网版夹入印台之快速夹具内。
2、 根据印刷数据,用色笔或标签帖的承印物上确定印刷位置。
3、 将画有印刷位置标志的承印物(或直接使用印刷样品)放入固定治具上,然后一体置
于印台上。
4、 仔细调整治具与网版的位置,使印刷位置对准网版上的图案,网布上承印物表面之
距离为0.5~1.5mm。
5、 将夹具及平台之固定螺丝锁紧,同时将印刷治具固定。
6、 对网版的位置作细微的调整,使印刷图案与印刷位置完全重合,并使网版仰起后, 与
平面所成之角度不超过60度。
7、 将适量的油墨刮入网版前部,加入适量之调油,用刮刀将油墨与调油搅拌均匀,如
需通过汽油测试则加入适量的油墨及调油后加入1/5的硬化剂调匀。
8、 试印,如油墨难以渗出,出现断线锯齿等情形,可再添加适量调油,如出现印刷线
条重影等不良,可再添加适量油墨提高稠度和调整网印版高度。 9、 将试印样品依资料要求对色,调准位置无误后,即可开始批量印刷。 (一)、印刷作业注意事项:
1、四要素:刮刀压力、刮刀速度、刮刀角度、油墨稀浓度。 2、影响印刷颜色的主要因素:(1)、刮板的硬度;(2)、网版的 目数;(3)、油墨浓稀度。 3、网版与承印物间距离0.5~1.5mm。
(二)、印刷技巧要点:
1、网版与承印物成线性接触。
2、刮刀(压力)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匀力。 3、 刮刀速度保持匀衡,避免停顿形成墨痕。 4、 刮板与印板的夹角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5、 在印刷孤度大的面时,刮板的夹角随着刮板的运行而保持稳定。 (三)、四要素的重要性:
1、压力:A过大,致使网版跟着移动造成重影。
B过小,印大到,油墨渗透数量不足,线条不清晰。
2、速度:A过快,油墨渗透不及,过墨量小,造成花斑颜色偏淡。 B过慢,油墨渗透过多,导致模糊重影,油墨堆积。 3、角度:A过大:油墨渗透过多,字迹不清晰。 B过小:油墨渗透过小,颜色偏淡。 4、稀深度:A过稀,重影,颜色偏浅。 B过浓,拉丝、起泡、颜色偏深。
第三节 丝网制版
一、 丝网
1、 概念:用作丝网印版支持体的编织物。
2、 丝网目数:指每平方厘米(CM2)丝网所具有的网孔数目,目数越小,网孔越大,目
数越大,网孔越小。一般使用300目、250目、350目。 3、 丝网的过墨量:单位面积透过的油墨量。 4、 丝网弹性。
二、 丝网印刷对丝网性能的要求
1、 抗张力强度大。 2、 断裂伸长率小。 3、 回弹性好。
4、 耐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5、 油墨的通过性能好。 6、 对化学药品的耐抗性好。
三、 选用丝网应注意的问题
1、 油墨通过丝网的难易程度。 2、 承印物表面的粗糙情况。 3、 根据线条精细程度选择丝网。
四、 网框
1、 木质网框:制作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价格低、绷网方法简单适用于手工印刷。 2、 中空铝框:适用于机械及手工印刷操作轻便,强度高,不易变形、生锈,便于加工,
耐溶剂和耐水性强,美观等特点。
3、 不锈钢框:牢固、强度高,耐水性好、耐溶剂性强。
4、 特殊网框:根据承印物形状的不同,用多种材料共同制作的网框。
特点:随承印物的不同而变化,便于印刷。 缺点:制作较困难,不规则。
五、 网框的选用
1、 抗张力要强 2、 操作轻便 3、 粘合性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