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题贴近教材,没有偏题怪题,试题与本册教材单元训练重点相吻合,突出了重视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考查锤炼。整份试卷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参加考试人数62人,及格人数41人,不及格人数11人,良好27人,优秀人数10人,平均分73.4。 二、试题内容及答题情况:
卷面共八道大题,分值100分,对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具体测试。
(一)仿照例句的写法,在田字格中续写分句。要求书写端正、美观。 本题答题情况有三:1.极个别学生抄写了一个例句。2.没仔细审题,续写的不是“梅花”,而是“松”或“竹”。3.个别学生空白。本题暴露的问题以后应该重视。 (二)划去不正确的生字或读音。
本题失分率较小,极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失2分。 (三)看拼音,写字词。
本题有四个同学失分较多,大部分学生能得满分。 (四)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本题失分较多的是第二题,有些学生填成了“浏览”,另外还有
些学生出现了错别字现象。 (五)句子实践园。
失分较多的是第二小题修改病句,可见平时训练的还不够,学生见的修改病句题型还较少。第四小题诗句填空失分较少,但在“任选两句写出它的修辞方法”中,一部分学生失分在没写清相应句子。
第三小题改为转述句,只有极个别学生丢分。第一小题丢分在于有些学生断句不完整。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失分较多的是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丑公主》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体裁填空,大部分学生不是答不上来就是答得不准确。第三小题《夜莺之歌》详写的内容有小部分学生回答正确,略写的内容大部分学生答非所问,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失分率也较高。 (七)阅读感悟。
本题包括一篇课内阅读文段《白桦林的低语》节选和一篇课外阅读文段《圣洁的报酬》。
《白桦林的低语》第三小题,文段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学生们全部失分,均判断为“解释说明”。
《圣洁的报酬》失分较多的是第四小题,“衣衫褴褛”的近义词有学生写对了但存在错别字现象。“不劳而获”的近义词很少有学生写对。第六小题和第七小题失分现象表现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不强。
(八)习作
回忆往事,写出自己以往的故事。本次习作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的提示为学生的选材开阔了思路,又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命题的要求也浅显易懂,一目了然,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审题。即便如此也有学生写了别人的事,导致跑题失分。有些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 三、存在的问题 1、错别字现象严重。
2、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强。30%的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努力提高。
3、个别学生还没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以至出现答错题的现象。 4、50%的学生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省略号和引号的运用。在习作中,也发现一部分学生乱用标点符号的现象,可见平时要加强对标点符号的训练。
5、有一些同学没能认真审题,作文基本功差,作文内容空洞,条理混乱,句子不通顺,写得不够详细,有一带而过的现象。
四、今后教学的注意事项。
1、基础知识的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特别是字、词、句的训练要反复进行,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审题,书写工整。 3、强调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规范学生的答题。
4、老师平时的训练要加强,特别是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积累。
5、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题更注意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多读短文,读通读顺读懂以后再答题。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6、注意多让学生练习写作,特别强调要抓住中心来写。作文的书写要工整、干净,标点符号一定要正确规范地使用。
7、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