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阅读知识点大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2:5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a.对描写对象;b.对人物情感;c.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d.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要体现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小说阅读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二、小说的三要素

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三、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情节更加完整,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紧凑。

⑷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⑸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四、小说的人物形象

一般会提出以下问题: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1.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描写方法+性格特征(思想品质)。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与作用(见下)。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五、小说的环境描写: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 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主题。 ④渲染气氛。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

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六、小说的情节(细节)结构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理清情节的相关题型:如:文中说,“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方法指导:

先审题,弄清题目是对全文还是部分内容的概括;还有字数上的要求等。 其次通览全文,筛选有关信息。

最后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简洁连贯的句子。 3、贯穿情节的线索。既有单线,也有双线。

线索可分为:具体的事、物线索、逻辑线索、情感线索、时空线索等。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4、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 5、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 七、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小说常用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小说常用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八、小说的表达技巧

A、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B、明确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和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正面描写: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3)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4)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5)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C、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 埋下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 设置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九、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题型??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一、分析标题的含义(内容概括+主题概括)

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

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

总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往往是: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线索;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作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初中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阅读知识点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eow8f6y73pebe0io3703gjy5zd2f00lve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