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5:3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5,点B表示10.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为________秒时,P、Q两点相遇,求出相遇点所对应的数________; (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并求出此时点P对应的数. 【答案】 (1)5;0

(2)解:若P、Q两点相遇前距离为3,则有 t+2t+3=10-(-5), 解得:t=4,

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4=-1; 若P、Q两点相遇后距离为3,则有 t+2t-3=10-(-5), 解得:t=6,

此时P点对应的数为:-5+t=-5+6=1;

综上可知,当t为4或6时,P,Q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对应的数分别为-1或1.

【解析】【解答】(1)解: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

若P,Q两点相遇,则有 -5+t=10-2t, 解得:t=5, -5+t=-5+5=0,

即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

故答案为5;相遇点所对应的数为0;

【分析】(1)由题意可知运动t秒时P点表示的数为-5+t,Q点表示的数为10-2t,若P、Q相遇,则P、Q两点表示的数相等,由此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2)分相遇前相距3个单位长度与相遇后相距3个单位长度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如图,有一根木棒MN放置在数轴上,它的两端M、N分别落在点A、B.将木棒在数轴上水平移动,当点M移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20,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5.

由此可得,木棒长为__________cm.

(单位:cm)

借助上述方法解决问题:

一天,美羊羊去问村长爷爷的年龄,村长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呢,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是老寿星了,116岁了,哈哈!”美羊羊纳闷,村长爷爷到底是多少岁?

(1)请你画出示意图,求出村长爷爷和美羊羊现在的年龄.

(2)若羊村中的小羊均与美羊羊同岁,老羊均与村长爷爷同岁。灰太狼计划为全家抓5只羊,综合考虑口感和生长周期等因素,决定所抓羊的年龄之和不超过112岁且高于34岁。请问灰太狼有几种抓羊方案? 【答案】 (1)解:如图:

点A表示美羊羊现在的年龄,点B表示村长爷爷现在的年龄,木棒MN的两端分别落在点A、B.

由题意可知,当点N移动到点A时,点M所对应的数为-40,当点M移动到点B时,点N所对应的数为116. 可求MN=52.

所以点A所对应的数为12,点B所对应的数为64. 即美羊羊今年12岁,村长爷爷今年64岁.

(2)解:设抓小羊x只,则老羊为(5-x)只,依题意得: 解得:

,则x=4,或x=5,

即抓四只小羊一只老羊或抓五只小羊

【解析】【分析】(1)由数轴观察知三根木棒长是20-5=15(cm),则此木棒长为5cm; (2)在求村长爷爷年龄时,借助数轴,把美羊羊与村长爷爷的年龄差看做木棒MN,类似村长爷爷比美羊羊大时看做当N点移动到A点时,此时M点所对应的数为-40,美羊羊比村长爷爷大时看做当M点移动到B点时,此时N点所对应的数为116,所以可知爷爷比美羊羊大[116-(-40)]÷3=52,可知爷爷的年龄.

(3) 设抓小羊x只,则老羊为(5-x)只, 根据“ 所抓羊的年龄之和不超过112岁且高于34岁 ”列不等式组,求解.

3.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到点B停止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P、Q两点的距离为d(d≥0)个单位长度.

(1)当t=1时,d=________;

(2)当P、Q两点中有一个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d的值; (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直接写出d的值; (4)当d=5时,直接写出t的值. 【答案】 (1)3

(2)解: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是:

=1.

①如果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 AB=3,t= =3, BQ=2×3=6,即Q运动到A点, 此时d=PQ=PA=3;

②如果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那么BQ= AB=3,t= , AP=1× = ,

则d=PQ=AB﹣AP﹣BQ=6﹣ ﹣3= . 故d的值为3或

(3)解: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AP= AB=2,那么t= =2, 此时BQ=2×2=4,P、Q重合于原点, 则d=PQ=0;

②如果AP= AB=4,那么t= =4,

∵动点Q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左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点A停止运动,

∴此时BQ=6,即Q运动到A点, ∴d=PQ=AP=4. 故所求d的值为0或4

(4)解:当d=5时,分两种情况: ①P与Q相遇之前, ∵PQ=AB﹣AP﹣BQ , ∴6﹣t﹣2t=5, 解得t= ;

②P与Q相遇之后,

∵P点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t=3,此时Q运动到A点,停止运动, ∴d=AP=t=5. 故所求t的值为 或5.

【解析】【分析】(1)当t=1时,求出AP=1,BQ=2,根据PQ=AB﹣AP﹣BQ即可求解;(2)分①P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②Q点恰好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的3等分点时,分①AP= AB;②AP= AB两种情况进行讨论;(4)当d=5时,分①P与Q相遇之前;②P与Q相遇之后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4.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数

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进

一步地,如果数轴上两个点A、B,分别对应数a,b,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为:

如图,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

(1)求a,b的值; (2)求线段AB的长;

(3)如图①,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是方程 否存在点M使

的解,在数轴上是

?若存在,求出点M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如图②,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当N在B的右侧运动时,请直接判断 请直接写出其值,如果是变化的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解:

,且

解得,

的值是不变的还是变化的,如果不变

(2)解: (3)解:存在. 设M点对应的数为m, 解方程

,得

点C对应的数为

, ,

即 ①当 解得, ②当 此方程无解; ③当 解得,

时,有 . 时,有 ;

, ,

或4.

时,有

综上,M点对应的数为:

(4)解:设点N对应的数为n,则

若N点是B点右侧一点,NA的中点为Q,P为N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B点,

点Q对应的数为:

, ①当 此时 ②当 此时

时,

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变化; 时,

的值随N点的运动而不变化.

,点P对应的数为:

【解析】【分析】(1)根据“若非负数和等于0,则非负数均为0”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便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进行计算便可;(3)根据已知线段的关系式,列出绝对值方程进行解答便可;(4)用N点表示的数n,列出 讨论解答便可.

关于n的代数式进行

5.若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b、c满足|a+5|+|b﹣2|+|c﹣3|=0.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ft15b4x29kcek7hm3l8mqar1ru5x013b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