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席有志终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0:23: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引 言

生物碱(alkaloids)一般指的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碱性含氮化合物,除去氨基酸类等。大多数的生物碱拥有十分复杂的含氮杂环结构,不仅仅有光学活性,而且也具有生物活性[1~3]。

生物碱自从19世纪发现至今,大约已经发现了10,000种左右,而且随着科学的进步,每年都有新的生物碱被发现或合成。因为有些生物碱在某些条件下有非同凡响的生物活性,因此生物碱的深度开发与加工是现在药物研究人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在有些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比如,紫杉醇、鬼臼毒素的衍生物等。喹唑啉类生物碱,存在于虎耳草科、大青叶等植物中,有相似的母核结构,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随着近几年对喹唑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药物研究人员发现次生物质具有多重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其酪氨酸激酶(EGFR-TK)、血管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其他多个作用靶点的抑制活性,因而在抗癌、抗菌、抗病毒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药理活性[4~5]。正是由于喹唑啉类化合物具有非凡的药理活性与生物活性,具备不菲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非常多的医药研究人员对其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兴趣进入了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各个国的医学研究人员对喹唑啉酮类衍生物进行了广泛又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4(3H)-喹唑啉酮类衍生物的药用价值特别的高,对此类物质进行了结构的修饰和改造,开发出了很多具有抗癌等作用的新药,并且很多的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阶段。比如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经典抗叶酸雷替曲塞(raltitrexed)其中就具有4(3H)-喹唑啉酮结构片段[6~8]。

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介绍及其应用

1.1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介绍

喹唑啉酮类生物碱是生物碱中的一大类,主要存在于常山、大青叶等中药中,它是中药成分常山碱、异常山碱、色胺酮等的主要结构单元。经过药物研究人员多年的研究表明,具有这种生物结构的物质有非常多的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主

3

西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要表现在对多种生长受体因子的靶点具有很佳的抑制作用,在抗癌,抗病毒、抗真菌感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效。

喹唑啉酮是喹唑啉的一类衍生物,一般情况下喹唑啉酮特指4(3H)-喹唑啉酮。通过药物学家多年的研究表明,它是多重药物及生物碱的骨架结构。比如喹唑啉酮类催眠/镇静药物就具有4(3H)-喹唑啉酮的核心骨架结构,有的药物的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现在世界难题癌症的治疗领域。此类物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激发了无数药物研究人员对其的兴趣并进入深入研究。

1.2 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1.2.1 喹唑啉酮类衍生物在制药工程及药物研究方面的利用

二十一世纪初,Connolly等[9]通过利用2-氨基苯甲酸和亚胺酯类化合物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最后制备出了了2-烷基或2-芳香基取代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1(如图1),实验收率为75%~97%。通过药理实验表明,此物质拥有非常良好的生物活性,它在抵抗炎症,抗细菌真菌以及抗高血压方面都展现出了十分优良的药理及生物活性。

化合物 1

图 1 化合物1的合成

2008年,徐浩等[10]通过使用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基础反应原料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得到了埃罗替尼这种优良的药物(化合物2)如图 2。通过药理学与生物学的实验测试,表明此物质对人肺癌细胞A549具有比较强力的体外抑制的作用,它的作用活性同吉菲替尼相差不多。

4

西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化合物 2

图 2 化合物2的合成

水肿因子(EF)是一种腺体酶,它的学名叫作腺嘌呤核苷酰基环化酶毒素,会引起炭疽感染的皮肤或者组织水肿。Soelaiman等[11]报道了一类新的喹唑啉酮衍生物,例如化合物3(如图 3),化合物4(如图 4)。通过药物研究人员的药理及生物活性实验测试其性质,表明其都有十分良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3对于水肿因子(EF)具有十分强力的抑制活性(ic50=90 umol·L-1),化合物3分别在100与400 umol·L-1浓度下,对于水肿因子(EF)的抑制活性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80 %和95 %。这是十分惊人的,让它具有非凡的药理及经济价值。

5

西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化合物 3

图 3 化合物3 化学结构式

化合物 4

图 4化合物4 化学结构式

1.2.2 喹唑啉酮类衍生物在农药设计及农业抗菌剂等方面的应用

2001年,EI-Sharief等[12]报道,通过实验制备出了了一类含有喹唑啉酮结构的喹唑啉酮类衍生物。药物研究人员对其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的测试,特别是此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类化合物的摩尔浓度为4×10ˉ5 mol·L-1下,化合物5(如图 5)对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 Wilhelm(AUCC-230)]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活性,其抑制菌落的直径均超过20 mm,这是非常恐怖的数据。化合物6(如图 6)对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AUCC-530)]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活性,其抑制真菌的直径均不低于20 mm。

化合物 5

图 5化合物5 化学结构式

6

搜索更多关于: 席有志终稿 的文档
席有志终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kda690808njyy27jj5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