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膜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亲水性化学信号分子:
* 有神经递质、蛋白激素、生长因子等 * 它们不能直接进入细胞
只能通过膜表面的特异受体,传递信号 使靶细胞产生效应
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图8-7):
① 离子通道型受体(ion-channel-linked receptor) 存在于可兴奋细胞 ② G蛋白耦联型受体(G-protein-linked receptor) ③ 酶耦联的受体(enzyme-linked receptor) 后2类存在于大多数细胞 在信号转导的早期
表现为一系列蛋白质的逐级磷酸化 使信号逐级传送和放大。
图8-7 膜表面受体主要有3类
一、离子通道型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图8-8):
* 离子通道的受体
即,配体门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 * 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细胞 其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 神经递质+受体,而改变通道蛋白的构象 离子通道,开启or关闭 改变质膜的离子通透性
瞬间(1/1000秒),胞外化学信号 → 电信号 继而改变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 * 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一般4次跨膜 位于内质网上的受体,一般6次跨膜 * 离子通道型受体分为
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五羟色胺的受体 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 & γ-氨基丁酸的受体 * 如:乙酰胆碱受体(图8-9、10)以三种构象存在
2分子乙酰胆碱的结合 使通道处于开放构象
但受体处于通道开放构象状态,时限十分短暂 在几十毫微秒内,又回到关闭状态 然后,乙酰胆碱与受体解离 受体恢复到初始状态 做好重新接受配体的准备
图8-8 离子通道型受体 synaptic cleft:突触间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