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音乐课在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2 14:18: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音乐课在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从史前音乐到古代音乐,从夏商周时期音乐到秦汉时期音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音乐到隋唐音乐,从宋金元时期音乐到明清时期音乐,从近代革命时期音乐到现代音乐,每个时期都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各的音乐特点。音乐课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点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需要教师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下,坚持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确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民族性这一基本观念。 一、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智力开发有促进作用

音乐教学历史悠久,西方最早的音乐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最早可追溯至远古、夏、商时期。直至今日,音乐教育的作用仍然不可小觑。近代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的器官、细胞、大脑等组织结构能在音乐的作用下得到激发和协调的作用。2015年,根据网络调查得出,2015年文科状元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热爱音乐,且都有学习过乐器的经历。现代的医学研究结果证明,之所以多多聆听音乐能够有助于学生智商和情商的提高,是因为一方面优美动听的音乐能够促进人左右脑的协调,同时还有助于增加大脑乙酰胆碱和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的释放量,从而大大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同时,在欣赏音乐

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感知能力和创造力也因此得到了增强。研究证明通过学习某种器乐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等,这就使中小学生在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刺激脑细胞发育,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能够很好的开发学生智力。

二、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民族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版)》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因此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性音乐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切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传统民族音?返难?陶,中小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学习我国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体验中华民族的多彩性和凝聚性,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真正做到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音乐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民族性音乐教学的传授者,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的领悟、理解和教学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民族性实施的关键,因此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能力、民族知识结构、民族音乐艺术修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多参加相关专业的师资培训,梳理民族音乐专业知识的脉络,加强民族性音乐教学能力,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三、音乐教学回归自然的教学方法运用

(1)音乐教学体验先于认知。尽管知识和技能是支撑音乐

这门学科的基础,但是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能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鉴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对音乐的教学要先体验后认知。比如:教师在进行附点节奏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马奔跑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最后再进行附点节奏的教授,这样更加有益于学生对附点节奏的认识与理解。实践证明:首先让学生聆听,再进行模仿和体验,最后结合乐理知识进行教授,不仅让学生对音乐知识有了感性认识,而且也更加有益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

(2)音乐教学设计生活化。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在音乐课程实施中,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生活实践基础上进行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应以多元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出发,主动探索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多留意生活中感受到的音乐,培养他们聆听音乐的习惯。比如:引用“微博”作导入音乐教学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推进音乐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对音乐教育功能的重视,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个性达到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的境

界。这不仅仅是周代礼乐教育的先声,也是现代音乐教育重要的美育作用。作为中小学生我们不能完全以成绩的好坏来判别学生优秀与否,而应该综合考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道德素质的优异与否应该放在第一位。台湾教育界有句名言“学音乐的人不会学坏”,因为音乐学习是理性思考与感性思维的结合,而且学习音乐的同时在学习美、感受美,一个美好的环境对于培养和陶冶中小学生的心灵和道德素养的提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五、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 中学时代是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比较丰富的年龄段。这时期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学习热情高。音乐教育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情和创造力,而且能够使学生舒缓学习压力。音乐是声乐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这便给了学音乐的人想象、及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力。从理性角度分析,学习音乐本身就是对大脑各方面能力联系与开发。左右脑、手、眼及整个身体各部分的配合都是对自身反映及协调能力的练习与考验。

总之,重视中小学生音乐教育,认为音乐可以塑造人格、培养美育,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我们想要从根本上改变黔北地区音乐教育观念的处境,音乐课程不能再被定义“副科”,音乐课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必须把音乐课提升到塑造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层次。在教学课程中应该合理规划教学、生动灵活的安排教学。

浅谈音乐课在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最新教育资料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wnz061mwd1od1e2lms547le14lox100wg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