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姓氏由母系传承,所以我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氏开始由父系传递。“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一个姓氏代表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同族同宗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姓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回顾课堂所学要点,做出小结。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认识“赵、钱、孙、周、王、官”6个生字和走字旁、金字旁2个偏旁,会写“国、王、方”3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国有很多的姓氏。 3.选择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学着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游戏,巩固旧知。
教师将写有班级学生姓氏的字卡背面朝上放在桌上,任意抽取一张给大家看,拥有这一姓氏的学生举手示意,其他学生看看班上谁的反应有误,如字卡上是“张”,结果有姓张的学生并未举手,姓江的学生却举了手。反应有误的学生来一段才艺展示。师生依此进行游戏。
2.(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再抢读。
5
姓 氏 李 张 古 吴 什 么 双
3.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比一比谁知道的姓氏多。
过渡:我国的姓氏还有很多,古人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许多常见的姓氏,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研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第2小节,读准字音,用“”画出其中的姓氏。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读第2小节,其他学生指出其在读音上的错误,教师正音。 “赵”“周”都是半包围结构,都是翘舌音,“孙”是平舌音;“钱”“官”是前鼻音,“王”是后鼻音。
(2)(课件出示生字: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认读。 3.教师重点指导识字。 (1)多种方法识记字形。
①加一加:钅 + 戋=钱 子 + 小=孙 一 + 土=王 走 + = 赵 ②猜字谜:◇一加一(王) ◇十一口人,挤歪门框(周) ◇两口靠墙屋下站(官)
③组词识记。
钱(金钱)(钱财)(钱包) 孙(孙子)(子孙)(儿孙) 周(周围)(四周)(周全) (2)认识新偏旁。
①(课件出示:走字旁—— )引导学生了解含“ ”的字大多和路程或走路有关。
②(课件出示:金字旁——钅)引导学生了解含“钅”的字大多和金属有关,再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制品。多媒体出示项链、铁锅、铜钱、钉子、弯钩的图片及其名称,学生观察体会。
(3)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用“分解部件”或“组词”方法识记“赵、钱、孙、周、王”等姓氏。
6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你姓什么? 我姓赵。 什么赵? 走字赵。 我姓钱。 什么钱? 我姓孙。 什么孙? 我姓周。 什么周? 我姓王。 什么王? 金钱的钱。 子小孙。 四周的周。 国王的王。 4.了解单姓和复姓
(1)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姓氏有何不同。(赵、钱、孙、李、周、吴、郑、 王是单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是复姓。)
(2)教师联系历史或故事中的著名人物,如司马光、诸葛亮、欧阳修等,帮助学生理解复姓,还可以补充更多的常用复姓,如慕容、端木、公孙、皇甫等。
(3)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姓氏,并说一说是怎么记住这些姓氏的。 小结: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这是单姓;也有两个字的,如:东方、欧阳、上官等,这样的姓叫复姓。在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这样就会了解到更多姓氏,学到更多知识。
5.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并试着背诵。
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
过渡: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姓氏的知识,我们要常常复习,这样才能巩固知识。在玩中巩固旧知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哦!
1.同桌合作做问答游戏,可以边拍手边做。
生1:你姓什么?——生2:我姓张。 生1:什么张?——生2:弓长张。 生1:你姓什么?——生2:我姓方。 生1:什么方?——生2:方向的方。 2.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介绍自己姓氏的方法。(①分解部件;②说偏旁;③组词。)
3.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1)先想一想自己姓什么,用哪种方法来介绍比较好,同桌之间互相介绍。 (2)请几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姓氏。
4.读一读《百家姓》,找一找自己的姓氏,圈一圈自己熟悉的姓氏。 5.统计班级同学的姓氏:分别有哪些姓氏,哪个姓氏人数最多,哪个姓氏人数最少。
四、指导书写,作业设计
7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国、王、方)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学生观察字的笔顺及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书空练习。
(2)教师解析书写要点。
全包围结构。方框写方正,上下等宽。“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独体字。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间距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独体字。点写在竖中线上,横长且向右上斜行,“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末笔撇舒展。
(3)学生先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 (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5)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要注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问一答这种互动式的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朗读形式。教学中,我运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问答过程中感受到了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同时,既揭示了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为学生之后运用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做好了铺垫。在充分的诵读中,我还解决了背诵任务,激发了学生了解姓氏文化的兴趣。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