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
1.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而不是所有的劳动者。
(2)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解释】《劳动合同法》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中“服务期和竞业禁止”以外的其他事项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2.对竞业限制的司法解释
(1)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述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3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3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5)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例题1·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但竞业限制不得超过一定期限。该期限为( )。(2018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B
【例题2·判断题】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1年。( )(2014年)
【答案】×
【例题3·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竞业限制约定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5年)
A.用人单位应按照双方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B.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D.竞业限制约定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其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之间 【答案】ABCD
【例题4·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得对此约定违约金的有( )。(2015年)
A.竞业限制 B.休息休假 C.工作时间 D.试用期 【答案】BCD
【解析】《劳动合同法》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以外的其他事项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例题5·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人民法院适用竞业限制条款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予支持的有( )。(2016年)
A.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3个月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
B.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
C.劳动合同解除后,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者按照协议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
D.劳动合同解除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3个月未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劳动者要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
【答案】ABCD
07:劳动合同的履行(★)
1.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2.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3.劳动规章制度
(1)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未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
(2)用人单位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规章制度可以采用张贴通告、员工手册送达、会议精神传达等方式。
【例题1·判断题】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2015年) 【答案】√
【例题2·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5年)
A.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B.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C.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答案】ABCD
【例题3·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有( )。(2013年)
A.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 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 D.劳动合同订立后,用人单位变更名称的 【答案】ABC
【解析】选项D: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08:劳动合同的变更(★)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2.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例题·单选题】2014年10月,张某到甲公司工作。2015年11月,甲公司与张某口头商定将其月工资由原来的4500元提高至5400元。双方实际履行3个月后,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新任法定代表人认为该劳动合同内容变更未采用书面形式,变更无效,决定仍按原每月4500元的标准向张某支付工资;张某表示异议,并最终提起诉讼。关于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效力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6年)
A.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且实际履行已超过1个月,该劳动合同变更有效 B.劳动合同变更在实际履行3个月期间有效,此后无效 C.因双方未采取书面形式,该劳动合同变更无效
D.双方口头变更劳动合同但实际履行未超过6个月,该劳动合同变更无效 【答案】A
第三单元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01: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P329)
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由劳动者主动辞职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02:劳动者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释】由于劳动者主动要求走人,劳动者不能获得经济补偿,而且劳动者必须履行法定的通知程序。如果劳动者没有履行通知程序,则属于违法解除,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例题·单选题】王某和公司签订了合同期限为2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满1年时,王某因为出国留学需要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8年)
A.王某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B.王某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C.王某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应当向王某支付1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答案】C
【解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限内,劳动者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7)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解释1】因用人单位犯错在先,劳动者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解释2】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因上述情形,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劳动者不需要事先告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解释】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抓紧时间逃命吧),而且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例题1·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劳动者中,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2016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