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一、化学教学的目的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的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根据教学的目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 1.加强基础,培养能力
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选择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化学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选编一些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能培养他们的技能、能力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2.坚持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多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等方面有密切联系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3.注意课程间的联系
选择教学内容应注意与自然、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课程间的联系。 (二)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
下面各部分所列条目只反映知识、技能的内容和要求,不表示它们的系统和顺序。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解 了解涵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下列元素符号:H、He、C、N、O、F、Ne、Na、Mg、Al、Si、P、S、Cl、Ar、K、Ca、Mn、Fe、Cu、Zn、Ag、Ba、Hg、Au。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元素元素符号 单质和化合物 理解 混合物和纯净物 了解,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子原子离子 了解 化学式 理解涵义,掌握应用。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了解 原子团 常识性介绍 原子的构成棗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了解 常识性介绍 原子结构示意图 常识性介绍 NaCl、HCl的形成 常识性介绍 ①人类认识原子和分子的简史 选学 化合价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及其配平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并能够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了解 催化剂 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常识性介绍 了解 缓慢氧化和自燃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常识性介绍 爆炸 常识性介绍 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溶液溶质溶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常识性介绍 了解 了解 溶解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