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经济,使柳州市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翼齐飞,也难怪温家宝爷爷对柳州这座工业城市有“山清水秀地干净”的赞誉。
17、在“话柳州英雄”主题班会上,小明和小敏要先后讲述下面两个内容。如果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你说一段串联词,注意两个节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过渡自然。(4分)
小明:在革命斗争年代,柳州的英烈可歌可泣;柳江县第一个共产党员熊朝栋,被捕后敌人以高官厚禄诱降,年仅29岁的他一笑置之,吟着诗句走向刑场;抗日女杰艾侠,被捕时伪师长想留她活命,让她嫁给自己的小舅子做官太太,她却毅然选择了活埋她的深坑,把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 主持人(串联词): 。
小敏:在北京奥运会上,柳州人也留下了英雄的业绩:喝柳江水长大的“体操王子”李宁,凌空飞步,以夸父逐日的豪迈点燃了“鸟巢”上空的主火炬;柳州仔陆永、柳州妹江钰源,奋勇拼搏,笑吟吟地捧回了熠熠生辉的“金镶玉”。 18、在“寻柳州‘名片’”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不少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都可以作为代表柳州、宣传柳州的“名片”,例如“赛龙舟”“对山歌”“祭柳侯”??请你以柳州本地区某一传统民俗为对象,填写“名片”内容。如需写具体地名(城区、县、乡等),则用“我的家乡”替代。(3分) 柳州名片 对象:
过程(特色):
成为“名片”理由:
七、现代文阅读(共15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
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扣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
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选自《中学生文摘》) 19、第段划线语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例如“ ”这个动词以及“
”这个比喻就形象地表现了父亲掩门的轻柔,从中既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 ,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对父亲的 。(4分)
20第段中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从文中概括出所“读”到得内容。(4分) 21、请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你对第段划线语句的理解。(3分) 22、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人生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4分) 我从对轻声关门的效仿中感悟到父母的心灵是子女的最好课堂,从对人的阅读中感悟到 ,从对那声清响的回味、揣度中感悟到
。受本文的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例如在困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 , 。
八、作文(共50分)
2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喜看
的变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写完整。)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 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三句话要告诉你, 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
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要求: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
行文中如出现城区(县)名请用“新城区(县)”,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用“小张、小王??”。
2009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确选项 C B D A B A C B C B
11、一览众山小稻花香里说丰年因变动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温故而知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逢佳节倍思亲 12、(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13、A 14、(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评分:“经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15、(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16、从工业生产(1分)、环境保护(1分)两个方面概括内容,使用对偶1分。示例:促节能减排,保劈水蓝天
17、承上1分,起下1分,有机串连2分。示例:听了小明同学讲述的英烈故事,我们万分崇敬。(1分)柳州是一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忆往昔,革命先烈光照汗青;看今朝,奥运健儿续写辉煌。(2分)下面请小敏同学讲述柳州体育健儿的故事。(1分)只是简单的报出节目,没有涉及前后故事内容只给1分。
18、写出对象及描述过程(特色)2分,讲明理由(点明意义)1分。描述过程(特色)不够具体则酌情扣分,只写对象却不做描述或所选对象不是传统民俗(如小丑节、美食节、奇石节、桃花节、柚子节等)则不得分。示例:对象,清明祭柳侯活动。过程(特色):清明时节,各界民众聚集柳侯公园,诵读祭文,吟唱歌诗,追思柳宗元的功德。理由:富有柳州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气息。 19、(每空1分)压或含 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
呵护、关爱等 喜欢、依恋等(写出表现情感的词语,只要符合文意均可。) 20、从不关门和大声关门的行为中“读”出了粗心、鲁莽、自私的性格。(2分)从小心关门和轻声叩门的行为中“读”到了细心、体贴、关怀的心灵(2分)(如果学生将两类
人分成四种表现来答也可,但答案都应从行为和个性方面分别作答。每种表现1分。) 21、意思对即可得分。点明照应关系1分,说明“夙愿”在文中的含义1分,表现的感受1分。示例:这句话是对第段内容的照应,(1分)心中对当年小心关门仍发出声响一直留有遗憾,现在终于能为父亲无声关门,了却了夙愿。(1分)这个感受表明学会了通过细枝末节传递对他人的关怀、尊重。(1分)
22、意思对即可得分,每空1分。示例:人的品格体现于细节之中 细心的关怀能给人送去温暖(答案要有概括升华,不能只是就事论事) 在作业本上老师给我们的精心批改 挑灯夜读时母亲为我端上温热的牛奶。(不能写“有声”的细节,也不能写相同类型的事例,例如“表扬的眼神”,“责备的眼神”) 23、作文(50分) 作文评分要求:(1)凡文章无题目或题目不全扣2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出现不累计。(3)字数不够的,每40字扣1分,最多扣3分。(4)基准分:凡中心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完整,字数达到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清洁拟评42分。(5)两人评卷,误差6分以上由组长再评 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综 合 评 分 标 准
紧扣题目 主题鲜明 构思巧妙 内容丰富 语言流畅 书写美观 扣准题目 中心明确 结构完整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书写美观 基本扣题 中心较明确 结构基本完整 内容不够具体 语句不够通顺
书写不够规范 不扣题目 中心不明 结构散乱 内容单薄 语句不通 书写潦草 得分 50——45 44——40 39——30 29——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