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理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笔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12:49: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备学生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教师通过备学生,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二)差异性原则

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 (三)发展性原则

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能动性。 三、备学生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备学生的知识基础

要做到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对备好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

每名学生在来到学校学习的同时,也带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观点、看法。这种已有的经历、经验和对待社会的观点,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 (四)备学生的能力

(五)备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备课环节中一个重要成分。 (六)备学生的身心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各有其特点。

第二节 备课中获取学生信息的基本方法

一、从研究学生的实际状态中获取信息,作为教学的起点

为此,在备课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寻找学生的起点:

第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

掌握的是哪些知识。

第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二、从学生的个别差异中获取信息,进而设计不同的要求 (一)设计课堂教学分层 (二)设计课堂练习分层 (三)设计作业分层

三、从学生的内在需要中获取教学的信息

四、诊断和预测学生学习可能会发生的内容,有备无患

(一)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 (二)学生难懂的内容 (三)学生疑虑的内容 (四)学生易错的内容 (五)学生激动的内容 (六)学生易忘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学生的若干技能技巧

一、研究学生的几个技巧

一查,即查资料档案。 二谈,即座谈了解。 三聊,即个别谈话。 四访,即家访、社会调查。 五察,即察言观色。

- 13 -

二、以学生的错误为研究对象

“多犯”,即教学进行到某些节点上,必然会出现群体性、高发性的错误,其症状相似,时段也相同。

“再犯”,即某些错误在某些学生身上不仅易发,而且好发,即使被纠正过,但也必然会在后继学习过程中再次发生。

第五章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 第一节 备课中的其他相关工作

一、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学内容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明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二)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分清主次 (三)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四)精心编排例题、习题与有关的实践活动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一方面要参照教学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广泛翻阅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训练材料

三、充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备课时,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概念和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并开发实物材料和设备(如教学模型、校园设施等等)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发录像带、光盘等音像材料,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 (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通常由同年级的教师在钻研教学标准,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进行个人草拟,再进行集体讨论修订,力求做到进度、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 (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在单元备课的基础上,教师须要结合每节课的实际,编写出每节课的教案。这是备课的核心工作之一,下节将集中分析。

第二节 实用的教案格式

一、中小学教案的基本内容

- 14 -

(一)设计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景、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四)设计教学评价。

主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五)编写出教案。

中小学备课报告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 二、中小学实用教案的格式

但不管哪一种教案,都包括下列两项内容:一是说明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二是拟定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计划。

第三节 教案设计的若干实用技巧

一、把握教学细节的设计 (一)进行设计问题情境

同样地,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在知识上的交流过程,还是情感、意志交流的过程。 (二)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三)精心设计学习的反馈与调控

良好的学习反馈与调控,是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二、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注重备课的实效性

当前,中小学集体备课一般是按照“定量主备 定人主讲 集体评议 完善共享 复备教案 课后反思”的步骤来进行。此时,尤其要注重备课的实效性。

三、与学生一起备课,在教案中体现学案的风格

与学生一起备课,让教案体现学案的风格,这也是提高备课实效性的有效技巧之一。 (一)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

(二)将发言权交还学生,边教边改,边改边创 (三)让学生拥有教案编撰权

第六章备课中的典型误区及其分析

- 15 -

第一节 认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一、认识层面的误区的种种表现 表现之一:备课=写教案=抄教科书 1.在内容上要找准重点和难点 2.教师要了解的知识面不能仅限于教材 表现之二:备课=背课

表现之三:备课就是抄已有的教案 1.不加思考,照抄名师教案 2.改头换面,重整旧案 3.大刀阔斧,化繁为简 4.直接拿来,照本宣科 二、归因分析

(一)个人理解上的误区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 (二)传统观念的演习——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观念的演习

第二节 管理层面的误区及其分析

一、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现象之一: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现象之二: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现象之三: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现象之四: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二、简单化,形式化

一是模式化,即所谓的完整性。;二是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三是备“死”课不备“活”课,强调的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等习惯,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

- 16 -

大理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习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fsc8ahuz3uh255bmk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