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官定后戏赠 杜甫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②。
①
注释:①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被任河西县尉,他不肯作,改任右卫率府的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甲器仗的差使。②飙:暴风,疾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奔走趋奉,体现了傲岸的人格和归隐的愿望。
B.“耽酒须微禄”一句表达了诗人为了饮酒的嗜好,不得不指望这份微薄的俸禄,反映了诗人生活的潦倒。
C.前三联紧扣一“戏”字,看似洒脱、旷达,实则暗含了诗人身居闲职的自嘲和志不得伸的无奈。
D.“托圣朝”是为自己的“狂歌”找一个借口,是自身纵酒狂放,无所顾忌的托词,暗藏了久困不遇的牢骚。
15.尾联是如何抒发思想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 ▲ ”两句突出了蜀道上高下险的特点。
(2)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除“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外,还有“
▲ , ▲ ”。
▲ ,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我宽慰之句是“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A(“归隐的愿望”无中生有。)
15.(6分)①直抒胸臆。“归兴尽”表明作者打消回乡念头,屈就赴职的意愿。②借景抒情。借眼前的狂风烘托仕途坎坷的失意、凄凉。
评分建议:第二点手法答成以景结情亦可。每点3分,手法1分,思想情感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
之言 (3)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