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4:02: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作为屋身之一部分的墙不担负承重作用,窗的设置也就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我国古代的诗词很早就表达了对窗的审美意识.《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望见“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而引动对心中所爱的怀想。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杜甫)、“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皆是写因窗得景,由此欣赏到了大自然秀丽的风光。又“绿窗春梦轻\陈克)、“午窗残梦鸟相呼”(王安石),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都要凭借窗户,捕捉天籁,将自然界的种种微妙变化,融入人的意识,以铸就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云:“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窗带来了秋风冷雨,而一腔悲绪也化作滴滴清泪,浸透窗纱……

窗的功用被移植到园林建筑中,其意义更加丰富.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于孚日轩中,作“观山虚牖”,又名尺幅窗、无心画。因轩后有一座小山,虽不高大,但其中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却无所不备。李渔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所谓“实其四面,独虚其中”。虚,却非空,乃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便即如此.

窗除“通”以外的另一个作用是“隔”.这与其说是功能上的作用,不如说是审美上的意义。它巧妙地利用人们视线的局限,增加空间的变化,而引出朦胧的诗意.如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此一边看到彼一边,二者构成对景,本来是咫尺相望的景物变得含蓄幽深了,在恍惚迷离的气氛中扩大了空间感觉,从而使空间得到了延伸。而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它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

此外,一段粉墙,几竿修竹,这是一个幽雅的小景,但稍嫌“实”了些。在墙上开一方漏窗,阳光洒下来,筛下斑驳的图案,与婆娑的竹影互为映衬,实墙的封闭感便消失于竹木风姿之外,使园景风情有加,韵味无穷。这又是化实为虚的作用了.

如同我国的古典诗词一样,我国古建筑中的窗,也是抒情的。它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方能解得其中三味。

(节选自赵丽雅《中国古建筑中的窗》)

1.下列对“窗的审美功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凭倚楼窗而望见楼外的景致,引动了对心中所爱的怀想上。

B.在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和王安石“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诗中,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得景,诗人能凭窗欣赏到大自然秀丽的风光上。

C.人们在睡觉时,无论是轻梦,还是浓睡,大自然的声音有时会融入人的意识,形成一个迷离幻妙的梦境,这是窗的审美功能在生活中的体现。

D.林黛玉的诗:“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灯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窗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因窗外的景致引发的情感变化上.

2。对窗的“通\与“隔”的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渔在他的孚日轩中,裁纸数幅,做画之头尾、镶边,贴在窗的四周,作“观山虚牖\又名尺幅窗、无心画,是发挥了窗的“通\的作用。

B.园林中粉墙上的洞窗或漏窗,隔开两个空间,使人在这边看到那边,构成对景,使咫尺相望之景变得含蓄幽深,是发挥了窗的“隔”的作用。

C.窗的“通”,就是贯通,李渔作“观山虚牖”,就是为了把轩后的小山,以及其中的丹崖碧水、鸣禽响瀑、茅屋板桥,这些景致都串联贯通起来。

D。窗的“隔”,就是隔开,使隔墙相邻的景色若隐若现,愈觉深幽空灵,更引起向往之情,“隔”是利用人们视觉上的错觉,起到了扩展景深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建筑中的窗之所以更多地具有审美的功能,是由中国古建筑的框架结构所决定,窗的设置较少受功能上的限制。

B.李渔的“无心画”,是“实其四面,独虚其中\,其中的“虚”是为了纳屋后之山景于其中,这是园林艺术中的借景手法的利用.

C。我国古建筑中的窗,或潇洒疏朗,或玲珑秀巧,抑或透漏幽邃,这是古人审美情趣的体现,需要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去细细体味。

D。所谓的化实为虚,就是在墙上开一方“虚”的漏窗,让墙外的“实”的“几竿修竹”射进来,使墙的封闭感消失的一种做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曾祖导,晋丞相,祖洽,中领军,父殉,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殉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桓玄...克建业,收道子付廷尉,臣吏莫敢瞻送,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 .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永初元年,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因宴集曰:“我布衣,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歔欷,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

弘既人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谓为王太保家法。虽历藩辅,而不营财利,薨亡之后,家无余业。自领选及当朝总录,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若美相盼接语欣欢者,必无所谐.人问其故,答曰:“王爵既加于人,又相抚劳,便成与主分功,此所谓奸以事君者也。若求者绝官叙之分,既无以为惠,又不微借颜色,即大成怨府,亦鄙薄所不任。”问者悦伏.(选自《南史·列传第十一·王弘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不收责 责:责罚 .B。悉委诸弟 委:交付 .C。唯弘征召一无所就 就:就职 .D。收道子付廷尉 收:逮捕 .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弘擅长政务的一组是(3分)( )

①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②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 ③斟酌时宜,每存优允 ④造次必存礼法 ⑤薨亡之后,家无余业 ⑥将加荣爵于人者,每先呵责谴辱之,然后施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弘的父亲王殉喜欢积聚财产,把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父亲去世后,王弘把所有的债券全部烧毁,他也不营求财利,死后家中没有其他产业。

B。面对宋武帝说的“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人撰写诗文想要极力赞颂武帝的功德,而王弘的回答被认为简要而周全.

C.王弘的弟弟王昙首去世,连宋文帝都痛惜不已,见到王弘后流涕欷歔,王弘却没有悲伤的样子,彭城王便在文帝面前告他的状,但文帝原谅了他。

D.王弘负责铨选,他对待给予封爵的人和不能得到官职的人态度截然不同,在他看来,对皇上要封爵的人如果自己再加以抚慰,那就是与君王争功劳。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弘时尚居丧,独道侧拜辞,攀车涕泣,论者称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5分)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8~9题。

泊白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 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

8.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3)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高 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六十岁还是处长。自觉政绩不错。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修养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谙熟。有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

时看双方棋艺悬殊太大,便给失利者指点几步,失利者无不茅塞顿开,反败为胜。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日光斜照,余热未散,晚霞未成。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园。一群人重重叠叠围成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谁和谁?”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了一口气,说:“这下好了,孔老来了。\众人一听,都如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孔老趋前,见是本地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红帅已被兵困皇城,虽非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说:“舍炮杀士。”老钟看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照办了。中年汉子落士杀炮干脆利索.孔老说:“进马.”老钟不再犹豫,因为他已看出对方如果不撤车逼马,就有一步高调马死棋.中年汉子果然撤车看马。红帅遂解围.之后过程中孔老又点拨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着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是我多嘴了。”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说:“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孔老说:“我是向来不下棋。\中年汉子咄咄逼人:“那就请老同志破例赐教了。\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孔老,你就和他下一局。”孔老说:“不下不下。\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晚辈就先走了.”中年汉子说着已架起当头炮。孔老迫不得已,只好上马为应。才走几步,已觉局促如辕中驹,继之破绽屡出,先丢一炮,再折一车,不到十分钟,红帅已受靖康之辱。众人还以为孔老欲擒故纵,先礼后兵,就有人说:“好汉不赢前三局。”可是孔老此时却已面如死灰,汗滴如豆,艰难一笑如哭,起身踉跄就走。

回到家中,孔老很是沮丧。心想:我观那人棋艺并不算高明,我略加指点老钟,老钟便赢了他,可我亲自下场怎么会惨败如此呢?夜不成眠,静卧繁思,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转天毅然写了退休报告。然后离开闹市,搬到市郊上街镇居住.

依然爱观棋,不论在什么场合见到有人下棋必驻足观之。不觉十年.孔老越加出神入化,目光一扫便宏览全局,细察秋毫,棋观十步之处。偶尔给人点拨几步,对方不论是怎样高手,必败无疑。但绝不与人对弈.上街镇的象棋爱好者都把他奉为棋仙。这日,省青年象棋冠军到镇俱乐部辅导象棋,孔老自然前去观看.冠军名叫寇克,年轻有为又虚心好学.寇克和一青年表演赛时,孔老拈须站在青年身后。当青年处于困境时,孔老只说了一步棋就令寇克惊羡佩服之至,忙恭聆尊姓大名。孔老含笑不答,飘然而去。寇克问那青年,青年说大家都称老人棋仙,并不知老人名字.寇克怎肯放过这样好的机遇,打听到孔老住处,备下厚礼,登门请求赐教一局.孔老笑容可掬地一口回绝。寇克不肯罢休,学技心切,长跪不起.孔老无奈,叹一口气说:“你若心诚,三日后再来。”

好不容易熬过三日,寇克急急登门。大门紧锁,久叩不开。问邻居,说孔老已经搬家。问

2018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1课后作业第4单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单元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ogy8raza2cg5h8ins237lyd0yjij015p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