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
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 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如下信息: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32. (8分)小张在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实验
时,器材有:6伏蓄电池、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 1.
5A)、开关各一个,导电性能较差的镍铬合金线MN(电阻较大),刻度尺一把,导线若干。
(1)、右图是实验时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请完成电路的连接。 (2)、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 端(选填“A”或“B”),在实验中小张同学记录了下表一组实验数据,请你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长度的关系是 。 而小张认为由这些实验
数据就可以得到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为
他说明理由 33.(10分)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
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五、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7分)
34.(7分)在计算电动机工作时所消耗的电功率时,小杰和小施产生了不同意见。小杰利用公式P=IU计算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小施利用P=I2R来计算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 (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强度为I)
(1)请你判断这两位同学计算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求这台电动机在时间t内,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
(3)求电动机在时间t内所做的机械功。
35. (6分)一个均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1与液体密度ρ2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36. (8分)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