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
学习内容:P17/例1(加法交换律)
学习目标: 1、探究和知理解加法交换律。
2、培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1、阅读书本17页例1,从图中我知道的条件是( )和( ), 要求的问题是( )。
2、根据题意,你能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
3.想一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么列式? 二、合作探究
1、观察40+56和56+40这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个等于号表示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吗?( )+( )=( )+( ) 2、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我发现规律:两个加数( ),( )不变。这叫做( )。
4、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组内交流)
5、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25+65=( )+( ) ( )+( ) = 59+456 X+Y=( )+( ) ( )+( )=a+c 三、当堂检测:1、连一连
83+315 58+87 87+58 56+588 588+56 315+83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5+( )=75+( ) 36+( )=64+( ) 56+44=( )+( ) A+( )=12+( ) 3、列竖式计算,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58+324= 127+463= 847+96= 157+198=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1
第2课时 加法结合律
学习内容:P18/例2(加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学习加法结合律,发现并概括加法结合律,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自主学习:
1、观察例2,你得到的信息是( ),你要解决的问题是( )
2、我会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通过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
4、根据线段图,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二、合作探究
1、计算出你所列的算式的结果,比较结果的大小(同桌交流答案)
2、比较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288 =88+200 我的理由是( )
=288
3、观察88+104+96算式,我知道: 88+104+96=88+( + ) 继续观察算式。如(69+172)+28〇69+( + ),155+(145+207)〇( + )+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我发现了: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 )。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独立练习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159+25+75=159+( )+( ) 36+64+96=( )+( )+( ) 156+44+257=( )+( )+( ) (a+12 )+88=a+( + ) 四、达标检测
(1)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390+280=280+390 A+40+60=40+60+A (10+30)+50=10+(30+50) 20+50+30=20+50+30 30+(A+50)=(30+A)+50 B+900=900+B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
390+280=280+390 ( ) ( A+40)+60=(40+60)+A ( )
(3)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4)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2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内容:P2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自主学习:
1、阅读20页的例3,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理解题意并列式:
3、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并思考:在求“李叔叔三天一共骑的路程”的两种算法中,为什么第二种会比较简便?
二、合作交流 1、根据你喜欢的方法算出你所列出的算式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3、我的发现: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 )。 在计算这道题时,我们为了使计算简便,既用到了( ),也用到了( )。所以,通常在简便计算中,( )和( )是同时使用的。 三、随堂练习
我能填得又快又对。
a+(b+c)=(□+b)+c (28+36)+64=28+(□+64)
□+235+65=78+(235+□) 182+18+276+24=(182+□)+(□+24) (1)独立完成习题,并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加法运算律? (2)讨论:四个数相加,结合律还可以用吗?更多的数相加呢? 五、达标检测
1、我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
(63+25)+35○63+(25+35) a+(b十c)○(a+b)+c (33+232)+3768○33+(232+3768) 418+(56+82)○(418+82)+43 讨论:怎样比较更快?我请谁帮忙?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1+89+11 78+46+154 24+127+476+573
168+250+32 85+15+41+59 31+33+39+37 六、小结
这节课我的收获真不少,让我来说说吧:在一个连加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 )、( )、( )、、、、、、的数时,运用( )、( )来改变( ),可以使( )。
3
第4课时 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应用
学习内容:课本21页
学习目标:1、能熟练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算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课前练习 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717-632=( ) 304+215=519 519-304=( ) 二、自主学习 1、认真观察21页例4,我知道已知条件是( )和( 所求问题:( )
2、探究解题方法,方法(1):还剩的页数=( )-( )-( )
方法2:还剩的页数=( )-( )+( 方法3:还剩的页数=( )-( )-( (2)根据提示,列出算式并计算。
三、合作交流:1、你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2、比较三种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组内交流 )
3、我还可以用字母表示:a-b-c=a- ( + ) a-b-c=a- 四、巩固练习 1. 用简便方法计算:
267-143-67 389-113-179 615-378-222 483-74-326
2.计算:560-25-69-31-75 889-228-187-72-313 927-127-353-47
五、小结
我来谈收获:
),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