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清明》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0 18:23: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清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是中国古代描写清明节的诗词中流传很广的一首,也是杜牧写景抒情的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自然,通俗易懂。诗的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明前后春雨的特点,同时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了清明节雨中行人的复杂心情,后两句的问答情景清新生动,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纷乱复杂的情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咱们走进春季里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板书课题。 2、请学生介绍清明风俗,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3、清明佳节这一日里,唐代大诗人杜牧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唐)杜牧。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把这首诗多读儿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正音: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一听。请特别注意生字是否读准了。 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全诗。 三、熟读古诗,自学诗意。

1、读得很流利,不错!古诗的诵读,应该诵出情、读出味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读懂古诗。大家讨论一下,读懂这首诗有哪些好办法?

(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可以借助插图;可以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可以边读边想象。)

2、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试着理解诗意。 3、交流学习成果。 四、品读古诗,体会意境。

1、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预设两个问题: (1)为什么路上的行人“欲断魂”呢?

1 / 2

(2)为什么诗人这个时候要问酒家在哪里? 2、学生反馈,教师重点指导:

(1)为什么路上的行人“欲断魂”呢?师生对话,理解第1、2句。 ①联系清明风俗组织讨论。 ②联系上句“雨纷纷”组织讨论。

这“纷纷”不仅是写雨,更是写人心。(板书:雨纷纷)能把这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指导朗读第1、2句。

(2)为什么诗人在这个时候要问酒家在哪里?以演带读,理解第3、4句。 3、请两名学生表演诗人与牧童的问答情景。

4、指导朗读第3、4句,重点指导读出“遥指”的感觉。(可以配合动作或眼神的表演练读。)

5、同桌合作表演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五、美读成诵.再现情境。

1、把整首诗连起来,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吧!(播放配乐)齐读。 2、刚才在大家的眼前一定出现了一幕生动的情景短剧。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自然又优美,让人感觉很亲切。咱们不就可以把它改编成一个独幕剧吗?

(小黑板出示填空)请学生根据诗意和提示回答:

清 明

时间: 天气: 地点: 行人(心情) 行人: 牧童(动作)

3、配乐背诵全诗。板书设计:

清 明 (唐)杜牧 雨纷纷 欲断魂 问:何处? 答:遥指杏花村

2 / 2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版)《清明》教学设计 的文档
(完整版)《清明》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xvka717rn8jj329nz0t2wkqq4mjdl00lz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