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文化研究
摘要: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是达斡尔族人世代生活繁衍的聚集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传承着达斡尔族的民族精神也记述着达斡尔族的民族历史。达斡尔族世代传承着宝贵的民族文化,并在传承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时代性与民族性,与其他各民族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大厦。
关键词: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文化
“达斡尔”一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意即“开拓者”。达斡尔族人的先民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以后逐步迁到嫩江流域,他们以种植业、畜牧业、渔猎业为生。黑龙江为达斡尔族人世居地,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达斡尔族人口数量在56个民族中居第33位,现有人口13.24万,其中 43608人生活在黑龙江省,占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2.46%。生活在我省的达斡尔族人又有 31800 余人生活在西部地区,约占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总人口的73%,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卧牛吐达斡尔族镇、莽格吐达斡尔族乡;富裕县的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富拉尔基区的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等。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达斡尔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达斡尔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体育、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
宗教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崇拜和宗教信仰,达斡尔族的原始宗教为萨满教,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自达斡尔族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直至现代医学普及至达斡尔族居住地的几千年时间里,几乎所有达斡尔族都虔诚的信奉着萨满教,每一个莫昆都有萨满来组织宗教活动,萨满是连接一个莫昆所有人的精神纽带。作为人神沟通的媒介,在古代达斡尔族社会生活中萨满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道德习惯方面都发挥积极的作用。萨满举行的宗教仪式充满想象力、内容非常丰富。融宗教、礼仪、音乐、舞蹈为一体,其中就包含有悠扬动听的萨满神歌,诗歌般的音韵与和谐的萨满伊若(祷词),变化多姿的跳神舞蹈,这些艺术内容对达斡尔族民间文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民间的习俗就直接来源于萨满宗教礼仪。萨满教作为传统文化中最核心部分,己经渗透于达斡尔人日常生活中,沉淀在民族深层心理意识中,潜移默化着达斡尔人的精神活动、心智结构和创造行为,也规定着他们审美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
民居文化:达斡尔族所居住的房子是由三间房子组成,一间坐北朝南,一间坐西朝东,一间坐东朝西,形成“介”字形的结构。房子由土盖成,屋顶是松木椽子铺上芦苇,用伴有麦草的泥抹平。正房有西窗户,西窗户外有土制的烟囱,达斡尔族称为“霍勒”。房子中间是厨房,东西两门通向两个屋子,西屋为上,东屋为下。屋子里的是“几”字形的土炕,达斡尔族称之为“蔓子炕”,南炕供长辈所用、北炕和东屋为晚辈所用,西炕则是留给客人的。另外两间房子则相对简单只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居室 ,一铺炕,因子女较多,又不分家过,这两间房为儿子带家人居住。现在在我省西部地区的大部分达斡尔族人已经不再居住传统式的房子了,他们在居所上也借鉴了汉族的居住因素,用砖瓦盖房居住。
服饰文化:达斡尔族的服装因功能不同而分出不同的服饰,包括日常生活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