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一个蹲位。小便器的数是与蹲位数相同。
6.4.4.2 女厕所,100人以下的工作场所,按20人设一个蹲位;100人以上,每增35人,增设一个蹲位。
6.4.5 休息室内应设置清洁饮水设施。
6.4.6 生活卫生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 6.5 妇女卫生室
6.5.1 最大班女工在1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应设妇女卫生室,且不得与其他用室合并设置。
6.5.2 妇女卫生室由等候间和处理间组成。等候间应设洗手设备及洗涤池。处理间内应设温水箱及冲洗器。冲洗器的数量应根据设计计算人数计算。按最大班女工人数为100~200名时,应设一具,大于200名时每增加200名应增设一具。 6.5.3 最大班女工在100名以下至40名以上的工业企业,设置简易的温水箱及冲洗器。 7 应急救援
7.1 生产或使用剧毒物质的高风险度工业企业、必须在工作地点附近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其使用面积按表18而定。
表18 紧急救援站使用面积
职工人数(人) <300 300~1000 1001~2000 2001~3500 3501~10000 >10000
7.2 站内采暖、通风、空调、给水排水、电器、采光、照明及所需应急救援设施由相应国家标准、规范确定。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使用面积(m2) ≮20 30~60 60~100 100~120 120~150 ≮ 200
A.1 对本标准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A.1.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必须\,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A.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A.1.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工面词一般采用\宜\或\一般\,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
A.1.4 表示一般情况下均应这样作,但硬性规定这样作有困难的,采用\应尽量\。 A.1.5 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作的,采用\可\。
A.2 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按……执行\或\符合……要求\。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参照……\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
B.1 采用体力劳动强度指数为分级指标 各级指数值如下:
表B1 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指数 ≤15 ~20 ~25 >25
B.2 指数计算方法
I=M·10 I:体力劳动强度指数
M:8小时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kcal/min·m2)
级别 Ⅰ Ⅱ Ⅲ Ⅳ 轻 中 重 过重 按表B1分级标准,8小时工作日内平均散热量(能量消耗)为: Ⅰ级:110kcal/h·per Ⅱ级:170kcal/h·per Ⅲ级:220kcal/h·per Ⅳ级:300kcal/h·per 注:1kal=4.18KJ B.3 能量代谢率测定方法 B.3.1 工时记录表
每天选择受测工种工人1~2名自上班至下班跟随记录其从事各项活动和休息的起止时间,连续(或间断)测定3天,取3天的平均值。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为正式记录。(工时记录表B2):
表B2 劳动工时记录
动作名称
B.3.2 平均能量代谢率(M值)
根据表B2将各种操作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休息为一类。再计算出各项活动与休息在一个工作日内累计占用时间(表B3)。然后分别测定各项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再乘以相应的工作日累计占用时间,最后计算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值。
表B3 能量消耗统计表
平均能量代谢率 劳动项目 走路 搬运 清砂 装车 卸车 杂活 (kcal/min·m2) a 1.000 3.400 2.000 2.500 2.000 1.200 工作日占用工时 (min) b 40 100 60 40 90 30 能量消耗值 (kcal/m2) a×b 40 340 120 100 180 36 开始时间(h·min) 占用时间(min) 备 注 休息 合计
0.900 — 120 480 108 924 B.3.3 为某工种劳动强度指数计算举例。
注:1)平均能量代谢率(M)由表B3、表3的测定结果获得,即
平均能量代谢率(M)(Kcal/min·m2)924/480=1.925 代入公式:I=M·10
I=1.925×10=19.25(Ⅱ级) 按表B1分级,劳动强度为Ⅰ级 B.3.4 各劳动项目的能量代谢率(M)的测定
采用计算法,即用肺通气量计,在操作者从事该项操作5分钟后,给受试者戴上肺通气量计的采气口罩(务要严紧保证不漏气),启动开关采集操作时呼出气,一般可采气2~5分钟,关闭采气开关记录肺通气量,再根据计算公式计算能代谢率。每项操作要采测5~10个样品(5个样品最好在不同人身上完成,如受条件所限也可在同一人身上重复多次)取平均值(按B4记录表要求操作)。
表B4 能量代谢测定记录表
工种 操作项目名
称 时间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cm
体重 Kg 体表面积 cm2 肺通气量 L/min 标准状态气体量 L/min
每平方米、每分钟肺通气量(x) L/min·m2 能量代谢率(Ye) kcal/min·m2 代入公
式: logYe=0.0945x-0.53794 (1)
log(13.26-Ye)=1.1648-0.0125x (2)
x:肺通气量(L/min·m2) Ye:能量代谢率(kcal/min·m2) 肺通气量为3.0~7.3L/min·m2时采用公式(1)
肺通气量为8.0~30.9L/min·m2时采用公式(2)
肺通气量为7.4~7.9采用公式(1)+(2)的平均值。
体表面积(m2)=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 - 0.1529
根据例表B4计算出的Ye值,按B5表归纳,计算各单项操作(包括休息)平均能量代谢率(kcal/min·m2),再将其纳入B3表中参加进一步计算。
例表B5 单项操作平均能量代谢率统计率
样品号 1 2 3 · · · 10 平均 搬运 清砂 操作名称 卸车 装车 走路 休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