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内……不……能……答……题 密……封……圈……内……不……能……答……题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选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单糖分子不参与组成的物质是 A.ATP
B.纤维素 C.RNA D.性激素
2.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 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空间结构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目
D.氨基酸排列顺序
3.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有关化合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含有三个碱基 C. 一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D. C、H、O、N是组成酶所必需的元素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化学反应,可以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A.CO2的生成 B.胰岛素的合成 C.[H]的生成 D.肠肽酶的合成 5.人体中神经细胞有突起,而肝细胞没有突起。 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rRNA不同 C.tRNA不同 D.mRNA不同 6.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不会上升的是
A.线粒体的数量 B.自由水的比例 C.核DNA的数量 D.核糖体的数量
7.“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的形成。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8.如图为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②③均具有光合色素
B.①②③均具有合成ATP的酶 C.②处具有合成和转化C3的酶
D.①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③处被利用
9.利用冷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并用电镜观察,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右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BS 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 B.BF 侧和 PF 侧都是亲水侧 C.图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D.该图表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0.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的功能发生变化 C.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自由水的相对含量降低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11.下图为某同学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绘制的一幅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液的离子浓度减小 C.甲→乙→丙的变化可发生在同一细胞 止
12.将质量为 m0 的新鲜萝卜条放在某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处理 lh,取出后测得萝卜条质量为 m1, 再将该萝卜条放入蒸馏水中,lh 后取出,测得萝卜条的质量为 m2(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有活性,处理时间适宜)。 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A.m0>m1
B.m0<m1
+
B.乙→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丙细胞吸水至不再膨胀,水分子进出停
C.m2>m0 D.m2<m1
+
13.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5倍,K浓度膜内是膜外的35倍,这种浓度差与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 K的运输 B.呼吸抑制剂不影响Na和K的运输 C.该运输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14.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
32+
+
+
+
+
+
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 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C.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32
15. 某植物花瓣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9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分解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50%左右,此时的花瓣细胞
A.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 B.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16.关于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恩格尔曼通过水绵实验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C.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产物O2中的氧来自H2O D.萨克斯巧妙设置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可产生淀粉
17.右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B.丁色素表示叶绿素a
C.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 D.菠菜发黄的原因是色素甲、乙的含量减少
18.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CO2 净吸收速率与 CO2 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叶片的 法正确的是
A.CO2 浓度大于 a 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B.CO2 浓度为 b 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c 点将右移
D.限制 P 点 CO2 净吸收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光照强度
19.右下图显示了人体内部分物质的代谢途径,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反应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分别是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的
B.过程②既有水的消耗也有水的生成 C.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物质 Y 产生乳酸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的 CO2
20.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白色的野果。 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参照教材实验,鉴定其是否含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并观察其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将四个实验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丙两实验都需要将两种相关试剂混合后再使用
B.乙实验可以选用苏丹Ⅲ染液和苏丹Ⅳ染液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鉴定 C.若甲实验的鉴定结果为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D.若丁实验结果为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则说明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只
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质的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的消失和重现 D.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22.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扩散和无限增殖 D. 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
23. 如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的4个组别。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别1号与2号对照,说明加热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组别1号与4号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C. 组别3号和4号实验均可置于90 ℃水浴中进行 D. 温度是组别3号与4号的无关变量
24. 下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 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 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会使第二次观察(d)和第三次观察(f)实验效果更明显 D. 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去e过程
25. 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子具有49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49分子水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丧失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
26.(7分)如图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