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参考资料
. .
第一章 概论
1.1 项目名称
湖南省双峰县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性质 毛竹低改
1.3 项目承建单位
双峰县石牛乡人民政府、荷叶镇人民政府 1.4 项目主管单位 双峰县林业局 1.5 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国家将“林业”和“建材”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主编的《中国投资与建设》杂志发表的《申报项目与指南》指出:“竹质工程材料和植物纤维工程材料”等均属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1999年,国家林业局在湖南召开了国家竹林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在未来15年里尽最大努力研究和开发竹材综合利用工作,用以以竹代木,为缓解木材供应作出贡献。
在今年11月召开的全省竹产业开发建设座谈会上,省林业厅葛厅长指出:“大力发展竹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我县毛竹资源丰富,现有竹林面积1.2万公顷,竹制品加工企业达300余家,年产值2亿元,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为把竹产业做强做大,县委、县政府将竹产业列为全县
参考资料
. .
的重点产业,并出台了鼓励政策,制订了实施方案,今年双峰被列为全省38个毛竹丰产林示范基地建设县之一。
1.6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1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县拥有各种竹制品加工企业300余家,年耗竹600万根,而目前生产量不到200万根,仅占需要量的30%。预计今年耗竹将达700万根,供需矛盾突出,为缓解供需矛盾,充分挖掘本县的生产潜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1.6.2 是增强龙头企业牵引力的需要。
3
丰华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县乃至全省最大的一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年生产竹胶合板40000m,年耗竹276万根,年产值过亿元,带动了竹农种竹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县竹产业的发展。通过竹制品加工大户的带动,扩大生产规模,使农民受益,从而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牵引力。
1.6.3 是增加竹农收入的需要。
目前,我县毛竹生产处于粗放经营的阶段,立竹蓄积少,眉径少,利用率低,因而价值也较低,该项目的实施能增加毛竹的产量和质量,提高毛竹的产值,从而激发群众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双峰县位于湖南省中部, 东经111°51'54\°35'05\,北纬27°12'28\—27°42'49\之间,东毗衡山、湘
参考资料
. .
潭;南接衡阳,西邻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全境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9.2公里,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
2.2 社会经济情况
双峰是一个生产粮食、牲猪的农业大县,全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总产值28.76亿元,比上年增加2.1% 林业总产值1.15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4.8%,全县人平纯收入2286元。
2.3 森林资源情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8万公顷,马尾松2.6万公顷,杉木0.9万公顷,毛竹1.2万公顷,毛竹主要集中在石牛、杏子、荷叶、梓门等乡镇。
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全县现有森林植物182科,820种,其中乔木树种79科471种(用材林树种64科188种),经济林19科83种,灌木林14科200种,草本、花卉、药用植物36科331种,蕨类植物13科18种。森林植物群落主要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竹林。全县森林覆盖率39.2%。
2.4 森林经营情况
双峰县的林业正处在以生产木材等林产品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2001年全县进行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区划国家和地方生态公益林56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0%。已实施国家重点防护林试点工程面积33.94万亩,地方公益林已有部分启动。2002年至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造林9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0.4万亩,封山
参考资料
. .
育林0.86 万亩。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森林经营已形成基本框架。商品林以经营坑柱材、竹材、建筑用材、茶油、茶叶为主。经营方式也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向发展,全县已确立毛竹、油茶、药材、花卉苗木为双峰林业的四大支柱产业,并已初具规模。
2.5 项目区建设条件 2.5.1 地形条件
双峰县属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一是四境群山逶迤,中部丘岗起伏,整个地形自西南渐次向东北倾斜,山脉走向分为西北、东南两支。西端为龙山余脉(雪峰山系)的猪婆大山,越铜洛脑从西往北有黄粟山、万寿山、得仙山,连接白石岩、狮子山、龟形山、雷打石,一直逶延至石笏大山与湘乡市接界。东南部与衡山山脉(南岭山系)的黄龙山、九峰山、象形山、黄巢山、白石峰、铜梁大山、梅龙山、丫头山等庞大山体相连,构成双峰地形的基本骨架。境内最高海拔紫峰山仙女殿818.8米,最低海拔涟水江口河谷64.2米,相对高差754.6米。二是地表切割强烈,溶蚀、浸蚀发育。东部花岗岩地区,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山地,沟深坡陡,切割密,冲沟发育;西部石灰岩山丘地带,溶洞、溶斗遍布,岩石裸露,生态脆弱。全县土地面积按地貌分类:山地44738公顷,占26.1%,丘岗地123825公顷,占72.2%,水域2970公顷,占1.7%。
2.5.2 水热条件 2.5.2.1 气候条件
本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
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