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17 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和第14题为创新题.这种类型的题一般有多种解法,便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v0在空中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三球落地时
A.动能不同
B.重力做功不同C.机械能相同
D.重力势能变化量不同
2.(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
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A.C.2
Epm
B. D.2
2Epm2Epm
Epm3.如图1—17—1,ABC和AD是两个高度相等的光滑斜面,ABC由倾角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且AB+BC=AD.两个相同的小球a、b从A点分别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滑到底部的先后次
序是
图1—17—1
A.a球先到 B.b球先到
C.两球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4.(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如图1—17—2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图1—17—2
5.将一物体以速度v从地面竖直上抛,当物体运动到某高度时,他的动能恰为重力势能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高度为
A.v2/g C.v2/3g
B.v2/2gD.v2/4g
6.如图1—17—3,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
a→b→c的运动过程中
图1—17—3
A.小球和弹簧总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均匀减少C.小球在b点时动能最大
D.到c点时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7.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取地面物体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势能之比为
A.sin2α
B.cos2α
C.tan2α
D.cot2α
8.如图1—17—4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 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
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
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7—4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如图1—17—5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高度为h=0.2 m.开始让连A的细线与水平杆夹角θ=53°,由静止释放,在以后的过程中
A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____.(cos53°=0.6,sin53°=0.8,g=10 m/s2)
图1—17—5
10.如图1—17—6所示,一光滑倾斜轨道与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相连,圆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3R处的A点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