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教学计划(1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12:04: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教学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问题

2.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发展者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3.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产生、发展的思想历程 4.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5.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二、基本要求

1.以庄福龄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教材为引导阅读相关重要文章

教材: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课程部分阅读书籍

原著: 马克思:

√《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选集第三卷)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选集第三卷)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选集第三卷) √《马克思与〈新莱茵报〉》(选集第四卷)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选集第四卷) 列宁: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选集第二卷)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选集第二卷)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选集第二卷)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选集第二卷)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选集第二卷) √《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选集第三卷) √《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选集第三卷) 斯大林:

《论列宁主义的基础》 毛泽东:

√《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 邓小平: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江泽民:

√《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胡锦涛: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阅读要求:(有“√”者为必读)

①边读边作必要的摘录;

②写出每一篇目的主题思想; ③概述自己的主要心得感想。

检查读书笔记,占本课程综合成绩的50%。(雷同作废) 其他:

中宣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梅林:《马克思传》 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3年10月

2.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史”相关专著和学术论文

3.在精读规定阅读文献和广泛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确定选题、写出中心论点和两级写作提纲(总题目下一级大标题),于课程结束前提交审核(网上邮箱提交)。结业论文占本课程综合成绩的50%。

4.时间安排:

6-10周(2011.10.11-11.12)行课共40学时。其中专题讲授30学时,阅读自学10学时。

第8周末检查读书笔记,晚交者按每天10%扣除平时成绩。 9-10周审阅提交课程结业论文选题和提纲,直接交论文者只按结业论文满分90%记分。

10-15周完成并提交结业论文。

三、教学提纲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科发展概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研究及贡献 二、马恩的战友和学生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三、列宁及苏俄相关研究及成果 四、中国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五、其他国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史的学科建构

一、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史的内容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史的分期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史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史的若干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史中理论演进与实践检验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史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史中个人作用与集体作用的关系 四、马克思主义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同源发展与多流演绎的关系(待研)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

一、定义“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定义的考证与辨析 三、“马克思主义”定义方法探析 四、“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范畴 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区分及验证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述评

二、只有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和价值学说的辩证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保持先进性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形成和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

三、“两个马克思”与青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 四、青年马克思政治态度的转变及其共产主义观念 五、发现“剩余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初期发展问题

一、马恩不断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二、马恩不断概括十九世纪科学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三、马恩在与论敌的不懈斗争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四、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

五、十九世纪末马恩后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创立后的西扩东渐 三、马克思主义向俄国传播及其成果 四、马克思主义在亚非拉美的广泛传播 五、马克思主义在广泛传播中不断发展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传媒学考察 二、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四、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分类及作用 五、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历史考察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时代化和民族化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时代化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民族化

四、后续拟建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列宁主义的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苏联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斯大林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苏联㈡——由盛而衰的苏共“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研究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考察和评论、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主义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命运 (亦可作选题大方向考虑)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教学计划(11) 的文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教学计划(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ys441d7aa0zdc5257a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