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25: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步骤 (1) (2) (3)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CuSO4(或CuCl2)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O

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 【结论】Ⅳ.

22.(铜仁)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①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② 。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③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④ 。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⑤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 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⑥ 。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⑦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①HCl ②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③不能 ④酚酞试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显色,遇碱性液才显红色(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⑤A ⑥石蕊试液遇酸性液显红色 ⑦CaCO3(或碳酸钙)

23.(遵义)定性和定量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Cu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请你一起踏上探究之路,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无水CuSO4遇水变蓝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

③Cu2O与稀H2SO4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 取该红色固体加入适量稀H2SO4,实验现象为 ,结论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

方案2 装置如图所示,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变蓝来判断红色固体是否含有Cu2O.

(1)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CuSO4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2)由方案2实验后得出结论: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写出红色固体Cu2O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方案3 称得干燥坩埚(常用于固体加热的容器)的质量为a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为cg. (1)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 次称量;

(2)若确认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则c与a,b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 方案1: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1)①②③; (2)H2+Cu2O方案3:(1)4; (2)cく

2Cu+H2O;

24.(河北)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 (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析出了氢氧化钙.2·1·c·n·j·y

同学们又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

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实验验证】

(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

(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

(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

实验验证:(1)烧杯内壁有水雾; (2)Ca(OH)2+CO2═CaCO3↓+H2O; 溶解度变小;

【交流讨论】炭黑; 【实验验证】(1)阻挡生成的炭黑,防止生成的炭黑与氧化铜反应;

(4)先撤酒精灯,稍后撤蜡烛; 【拓展应用】增大氧气的浓度.

25.(河南)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探究实

验.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的气体并不能使B中的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

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 接 、 接 .

(3)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

验.

①X为 ;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操作I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

(4)某工厂变废为宝,探究用废硫酸等来制取所需产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废铁屑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同时将生成的全部氢气通入足量氧化铜中并加热(H2+CuO═Cu+H2O),请计算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 (1)b;

(2)①CaCO3+2HCl═CaCl2+CO2↑+H2O;②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中混有HC1,不能生成CaCO3沉淀;③g;f; e;d; h;

(3)①锌(或Zn); ZnSO4+Ba(NO3)2=BaSO4↓+Zn(NO3)2;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为x. 因为:Fe+H2SO4═FeSO4+H2↑ 和H2+CuO可得关系式:H2SO4~H2~Cu 98 64 4.9 t×20% x

Cu+H2O

x=0.64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铜的质量为0.64 t.

26.(哈尔滨)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Cl2 猜想二 :(1) 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白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3)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解释与结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4)___________________。

(1)MgCl2 HCl

(2)开始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量少,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待稀盐酸耗尽后,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出现白色沉淀。 (合理即可) (3)Na+ Mg2+ Cl-

27.(齐齐哈尔)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提出问题】NaOH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没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2: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3:部分变质,既含有NaOH,又含有Na2CO3;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所给问题. 实验步骤 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量①中的上层清pH=10 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pH 上述步骤①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 _________ 是正确的. 【拓展】

(1)为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上述白色沉淀过滤、洗净、干燥,称得其质量为2g,则固体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假定试剂中无其它杂质).

(2)要除去氢氧化钠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 【反思】通过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产生白色沉淀; NaOH; 使样品中的Na2CO3完全反应; 猜想3; (1)73.5%; (2)Na2CO3+Ca(OH)2═CaCO3↓+2NaOH.

28.(黑龙江龙东)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说明固体中,还一定含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说明久置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①称取上述固体样品8g溶于100mL 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 的文档
最新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6c11za351is530855j3blzb1bwa600hoi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