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居世界首位[4]
。现阶段我国味精厂大部分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工艺制取的。淀粉质原料经水解成为葡萄糖,再经过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而生成谷氨酸,然后经碱中和生成谷氨酸钠结晶[5]。
目前我国味精生产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比较,还存在以下问题: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过程自动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原材料价格过高,生产成本高;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和生产稳定。 1.4.4我国味精市场的前景
现在,全世界的味精产量有150万吨左右。中国2003年的味精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19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味精生产的中心,其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已经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已经扭转了味精出口亏损的局面,成为味精出口大国[6]。 1.4.4.2彻底根治废水污染
多数厂家已经认识到,生产应该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味精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是废水。生产废水一定要根治达标。经过许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找出了一条有效可靠的治理味精废水的途径。高浓度废水经提取蛋白饲料后,再浓缩造粒,制成复混肥料;低度废水用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然后达标排放。此方法可以变废为宝,废水治理由以前的投入型转变为效益型。这样,不仅解决了废水治理难的问题,又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6]。
当前我国味精行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合理利用原材料;采用新菌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防止噬菌体污染,节能降耗;逐步实现自动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降低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搞好废水治理,提高环境和社会效益。
2味精生产工艺
2.1生产方法的选择
味精制造方法分为水解提取法、合成法和发酵法三大类。现在水解提取法(蛋白质水解法和从废糖蜜中提取法)与合成法已停用。目前世界生产味精的厂商都在采用发酵法生产味精。
2.1.1水解提取法
水解提取法包括植物蛋白质水解法和从甜菜糖蜜提取法。植物蛋白质水解法是生产味精的传统工艺,是以豆粕或面筋等植物蛋白为原料,加酸水解,使蛋白质水解成多种氨基酸,然后单离出谷氨酸,再制成味精。从甜菜糖蜜提取法,在制糖的过程中,用石灰石处理甜菜糖蜜,谷氨酸转化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水解后可转化为谷氨酸,由于此方法收率低,而且不经济,已经停止使用。 2.1.2合成法
合成法是以丙烯腈、糠醛、环戊二烯或其他物质为原料来合成谷氨酸,再加工制成味精。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味精有10多种方法,我国也曾经进行过合成法的小中型试验,但是没有工业化。 2.1.3发酵法
发酵法生产味精,是以糖蜜或淀粉为原料,经糖化、发酵、提取、中和和精制一系列工艺制成味精。
2.2味精生产工艺流程
2.2.1 味精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 取
谷氨酸生产菌种子的扩大培
谷氨酸发
谷氨酸的提取与
由谷氨酸制成味精及味精
2.2.2发酵法生产味精工艺概述
味精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总工艺流程[7]如图2-2所示。味精的生产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工艺阶段:
(1)原料预处理和淀粉水解糖制备; (2)种子扩大培养与谷氨酸发酵; (3)提取谷氨酸; (4)谷氨酸制取味精。
由这四个工艺阶段,味精生产厂家一般就把味精生产分为以下四个车间: (1)糖化车间; (2)发酵车间; (3)提取车间; (4)精制车间。
2.3淀粉糖化工艺
糖化工艺是指将淀粉质原料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化液称为淀粉糖或者淀粉水解糖。淀粉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还有许多其他的复合糖类。分为原料及其预处理和淀粉水解糖的制备两个过程。 2.3.1原料及其预处理
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原料主要是淀粉,其次还有非粮食淀粉原料。淀粉的主要来源是粮食,工业上通常利用各种各样的谷物淀粉或薯类淀粉。例如,北方常用玉米淀粉,南方常用番薯
淀粉等。非粮淀粉原料,主要是指甜菜或甘蔗糖蜜,以及醋酸、乙醇、正烷烃(如液体石蜡)等。
非粮食原料一般均不需要预处理(糖蜜除外),就可以直接用来配制培养基。但是糖蜜中的生物色素含量过高,虽然不影响生产菌正常生长,但是会导致生产菌光长菌体,不产谷氨酸。所以,如果采用蜜糖为原料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就需要对糖蜜进行预处理。许多谷氨酸发酵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如果谷氨酸发酵生产是以淀粉质为原料,就需要先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才能供发酵使用。将淀粉质原料(如淀粉、大米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就是糖化工艺。 2.3.2淀粉水解糖制备
淀粉糖化可分为酶解法、酸解法和酶酸法三种。三种糖化工艺,各有其优缺点。从糖液质量、收得率、耗能以及对粗淀粉原料的适应情况来看,以酶解法最为优越,酶酸法次之,酸解法最差。但是酶解法糖化设备较庞大,生产周期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酶解法。
酶解法又称双酶法。它是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两种酶,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3工艺计算:
3.1设计依据:
生产能力
年产味精5.9万吨(其中99%味精1.77万吨,80%味精4.13万吨),折合纯味精5.0563万吨,年生产日为320天。
主要技术指标
发酵产酸率:4.5% 提取收率: 85% 精制收率: 90%
187.13?1.27谷氨酸制味精转化率:147.13 3.2物料衡算
3.2.1发酵罐:
每立方米发酵液产100%味精:
1000?4.5%?85%?90%?1.27?44(kg)
年产发酵液:
50563000?1149159.10(m3)
44每天生产发酵液:
1149159.10?3591.12(m3)
320发酵罐装料系数80%,发酵作业周期(包括空消、实消或连消、进料、出料、清洗等)共48h。所需要发酵罐容积为:
3591.12?2?8977.8(m3)
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