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3 21:31: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地理必修三会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

(1)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2)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3)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 对外开放程度 交通运输 城市化 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重,以资源型工业和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密集型工业为主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高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 不平衡增长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差异 ①四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北:黑、吉、辽:

东部:沿海(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 澳、台); 中部(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内蒙古、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桂) ②东部与东北、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东北:工业结构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区域特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限制因素 发展方向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 “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调水源地 调水线路 调水量 水质 东线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中线 西线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大 最好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开挖渠道,引水自流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到北京、天津 较大 差 较小 较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

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 的文档
地理必修三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sp595cjq3sk4u09qt56trx0171wu00ew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