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 ① ② ③
现象或者物体
太阳
物理知识 热传递
23.(3分)阅读下面某同学日记,指出其中三个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做法. 充实的一天
今天家里进行了大扫除.妈妈用湿抹布把正在发光的灯泡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湿着手顺便关了开关.妈妈担心丁香上落微尘,给冰箱加上了厚厚的防尘布.
爸爸负责清理家里的电器,他先断开开关,把家里坏掉的用电器都换掉.插电冰箱的插头时,插头无法插入两孔插座便掰断了中间的那根,顺利的将插头插入了多个大功率用电器都在使用的插排.妈妈觉得空调应该清理一下,爸爸就直接拿起清洗剂喷在了正在工作的空调上.
我看到电蚊香一直开着就把它直接拔掉了,电蚊香的电线有些地方的绝缘层破掉了,我用绝缘胶布把破损部分包了起. 啊,真是美妙而充实的一天! ① . ② . ③ .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5分)(2017?深圳)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
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2)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有日食、月食及影子等; (3)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 (4)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鱼在水中漂是利用浮力的知识,故A错误;
B、光在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故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由于玻璃瓶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振动快慢就不同,水少的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浮力、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特征的影响因素、声音的利用等知识,虽是基础性知识,但也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平时在学习中应多加注意.
2.(1.5分)(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解答】解:A、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故A正确;
B、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以及近视眼的矫正,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3.(1.5分)(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分析】①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汽化和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
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