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3:34: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2)说诗句的意思,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3.比较两首诗

(1)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前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什么呢?(写景),后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是呀,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有生机和活力的场景。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

(2)看着这样喜人的景象,让我们不仅想起了村庄男女劳动时的场面“昼出……”

七、总结交流,拓展阅读【出示课件33】

1.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让我们从中体会到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

2.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

板书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出示课件34】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清新、田园、宁静、 安逸、闲适

第三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出示课件39】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

“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 村居 4.师介绍:【出示课件40】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42】

(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主学习。 7.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

“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奶。

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

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

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出示课件43】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

“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一、二、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感受一下。(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笼 蓬) 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出示课件44】

(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品环境

(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

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 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出示课件45】(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板书:茅檐 低小 )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3.品人物【出示课件46-47】

(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接着读下面。 (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①品小儿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zw6003uxw4oweh0q68m0sr9z0p01l00o21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