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我方相信,在今天的辩论赛里,能够胜出的一定是强者,而不是受到保护的弱者。这一点,相信对方辩友对此不会有任何异议。
首先,保护弱者会让弱者产生依赖感,甚至会使弱者更弱。强者和弱者是相对而言,在更强者面前,强者也成了弱者,在更弱者面前,弱者反而成了强者!!而且强弱也是会互相转化的,或者说强弱是人在一生中反复处于的不同状态!!由于人的可塑性,和一些不确定因素,强者也会成为弱者,弱者也可以成为强者(有些啰嗦,调到结尾吧,应该开门见山的说保护的坏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忧患意识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而过度的保护,会让弱者失去变强的意识。缺乏磨练,只会守株待兔会不会让弱者更弱呢?敢问对方辩友,如果我们一味保护弱者,而弱者一定会对这种保护产生依赖性,这样以来,弱者在过度的保护中完全没有变强。那些原本可以变强的人完全失去了变强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弱,这难道不是社会的倒退吗?就像动物园的动物放归到野外无法生存一样。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其次,保护弱者不利于社会公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如今,社会无不在强
调一公平为竞争原则,而对弱者采取保护明显不符合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奥运会就最好的例子。对于中国足球这样的弱队,难道我们也要遵循保护弱者的态度,让中国足球队直接晋级吗?进一步说,从
整个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既不是要只维护强者的利益,从而抑制弱者公平成为强者的机会;也不是要白白去养一些以弱者自居不劳而获,打击强者的积极性.而是要保持一种公平的转化机制和状态,即人在弱者状态,给予一定的辅助,以保障他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有机会成为强者,同样限制强者,以防止他依靠自身的强势地位以侵犯弱者
公平发展的机会!!而一味的强调保护弱者,却是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保护弱者代表了弱者在这个社会上即使不奋斗,不劳动也具有生存的权利,进而代表了弱者的吃,住,行都没有后顾之忧。因为有保护,无论发生了什么,无论做事与不做事都不会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我们还去奋斗什么?!“我是弱者”的一声呐喊,我的吃穿住甚至行都有了保障,强者们你们在前面干活吧!奋斗吧!我是弱者,你们要把自己创造的劳动财富无条件给我!你们要保护我!请问,这样下去,对方辩友你们怎么能不承认社会会倒退呢?如果对方辩友是一个企业老总,你会选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呢?
再次,尊老爱幼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社会美德,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基本社会道德和社会情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保护,却是一种刻意的行为,是每个人基本社会道德之上的,如果,如果对方辩友把帮助老弱病残这样的事情都归结为刻意的保护,那我试问,这个社会的基本的社会道德何在?我们自毛主席建国以来,都在一直倡导大爱,无私的爱,奉献的爱,互助的爱,到现在的胡主席都把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自己的执政之本,力量之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传统美德,还需要我们用刻意的保护这样的形式去实现吗?我们的答案是不用的。
最后,我方要指出的是,对方辩友不要一直混淆保护与帮助的范围,我方认可保护和帮助有交集,但帮助并不等于保护,对方指出的一些例子是帮助,但不是保护。保其护,并不是帮其助。
当然,我们不是指应该对弱者不闻不问,任由其自生自灭,我们应该去帮助弱
者。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自然界赋予植物以毒刺等生存技巧,不是保护弱小,而是让它不断强大,从而继续生存一样,我们也应该摒弃保护去帮助他们,根除其弱的本性,让他们强大,毕竟强者不是保护出来的,而是磨练出来的!对方辩友,难道你们不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对弱者的正确态度么?我们的答案是就是要用这样的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