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研组汇报课教案设计2011.03.16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P44~46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②.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③.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过程:
一、在复习中,揭示千米
1、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
学校跑道一圈长200( ) 上会到镇江的公路长25( )
问:为什么上会到镇江的公路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用米作单位会怎样? 2、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在猜测中,感知千米
1、猜测一: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猜一猜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从学校东操场的北面围墙到南面围墙大约是100米,几个来回是1千米? 学校东操场的跑道,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
2、猜测二:1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千米里面有多少个100米?多少个50米? 你的猜测对不对?自学完课文后,你就会知道。 三、在自学中,理解千米
自学课本44~46页,思考并完成以下各题: 1、1千米是( )个100米,是( )个50米。 2、200米一圈的跑道,( )是1千米。 250米一圈的跑道,( )是1千米。 400米一圈的跑道,( )是1千米。 3、完成45~46页的想想做做1~4题。 四、在体验中,建构表象
1、1千米有多长?你的猜测一正确吗? 2、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3、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4、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⑴算一算,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是165米,想一想几圈是1千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⑵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到操场走了走学校100米跑道,你大约( )步可以走完,用了大约( )分钟;照这样计算,走1千米的路,你大约( )步可以走完,用了大约( )分钟。
⑶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不长?让你跑1千米累不累?自由交流。 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三、在练习中,加深认识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独立画出1千米的长度。
A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
B从哪到哪是1千米?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2、想想做做2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
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4、想想做做4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5、想想做做5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6、想想做做6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四、在调查中,拓展“千米”知识
1、 问:今天你又学到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2、 实践作业:课后调查一两种交通工具的一般时速,各路段的距离,记录下调查结果。 五、课堂个性作业设计: 题号 1 来源 自编 内容 2千米 =( )米 7千米 =( )米 8000米=( )千米 10000米=( )千米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0米,小军沿着这个正方形的边线跑了5圈,跑了多少千米? 我们学校100米的直跑道,你大约( )步可3 自编 以走完,用了大约( )分钟;照这样计算,走1分钟。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千米是较大的长度计量单位
千米就是公里 km 1千米=1000米
设计意图 巩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复习10个1000是一万。 巩固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复习正方形周长计算。 进一步帮助形成1千米的长度表象,知道1千位,知道1千米=1000米。 2 自编 千米的路,你大约( )步可以走完,用了大约( )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认 识 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47~49页。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提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一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苹果重3( )。根据学生对这一车苹果重量的估计,揭示课题:吨的认识。二. 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①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100千克) ②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学生大约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 ③40个同学站起来排成8人一队,前后看看,再想一想1吨有多重。 (2)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3)谈话:请同学们在看看40个同学排成队,看一看,想一想1吨有多重。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⑴谈话: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⑵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呢?学生进行举例。 ⑶看一看,算一算。(多媒体结合进行演示) ①1棵白菜中1千克,多少棵白菜重1吨?②1袋大米重100千克,多少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③1头奶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多少头奶牛的重量是1吨? ④1带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⑤1桶油重200千克,多少桶油的重量是1吨? ⑷照样子填一填。(小组合作)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 )重1吨。 三. 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填空, 填好后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6,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算完后进行反馈交流。 点滴反思: 课前调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练习六(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P50——51 1——6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千米、吨的大小,能正确地使用有关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感知千米、吨的大小,能正确地使用有关单位。 进一步感知千米、吨的大小,能正确地使用有关单位。 教 学 过 程 一、口算训练 78×2 4×19 50×30 40×23 50×60 96÷3 480÷6 52-27 56+36 102-96 二、复习有关单位名称及其进率。 1、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2、我们学过了哪些重量单位?它们之间的坦率分别是多少? 吨 1000 千克 1000 克 三、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练习六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后集体讲评。 四、单位互化 4吨=( )千克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 )千克 五、解决问题 1、练习六T3 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线段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书中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练习六T4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再组讨论。 3、练习六T5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4、练习六T6 学生先要认真观察图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六、全课总结。 七:作业见后。 点滴反思: 课前调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