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1:45: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教学主题:陶罐和铁罐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 设计者:李伟娟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七单元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故事情节。

2.理解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3.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体会人物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容忍、大度;

2.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之重,本节课是以“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为突破口。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读,找一找,找出铁罐与陶罐对话中提示语里关键词,以关键词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课件依次出示四次对话,重点品读,

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评价任务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评价任务三:说说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或悟出了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理清文章脉络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还记得吗?引出陶罐和铁罐,出示课题《陶罐和铁罐》,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回顾这则寓言中的两个场景。(完成目标一)

在预习和初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陶罐和铁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初步感知课文的两个场景。

环节二 研读感悟(走进第一个场景)

(一)学习1——9自然段,借助提示语理解,朗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愿意读第一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奚落是什么意思?

2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自由读2——9自然段。

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A,师生共学第一次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 你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铁罐这时是什么态度?你是怎么发现的?

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是怎么回答的?什么态度? 指名读第二句 同位分角色练习。

生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表演读第一组对话。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读得这么好,从提示语的关键词入手,抓住文中的对话进一步理解读,然后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读。这下来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三组对话。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1)提出学习要求:同桌合作练读后面的三次对话,注意圈出描写神态或心情、重读的词语和标点,进一步理解读,然后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 (2)同桌练读,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第二次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二次对话。

师:找一找这一组对话的提示语中的关键词。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对话中提示语里的关键词,在提示语的帮助下,读好文中的对话。

2、分角色读,同位的互相读。

3、自主学习第二次对话,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

4、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个别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评价目标一评价目标二)

趁机讲解蔑字,理解轻蔑的意思,让学生做轻蔑的样子,带轻蔑的神情读句子。

铁罐奚落陶罐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懦弱) 陶罐懦弱吗?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读陶罐的话。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加上动作表情读第二次对话。

(4)学习第三次对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谁想跟老师一起来读第三组对话。(大屏幕出示第三组对话)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不好)同学们都比老师会读书,谁来读读。 生读。

(5)学习第四次对话。

师:铁罐这么恼怒无理,而陶罐还是那样平静友好。铁罐由刚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是——(引导学生补充提示语中的关键词。

生: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指名生朗读第四次对话。

师:同学们,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不好听地话说陶罐,这就是—— 生:奚落。

(6)学生分角色朗读。

过渡:陶罐谦虚而不懦弱,它不跟铁罐针锋相对,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非常宽阔,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就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无以反驳,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了那么多蛮不讲理的话。

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

(完成目标二)

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在学习前文的铺垫下,指导学生填提示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正确理解语句内涵,准确把握人物情感,处理好语音、语调、语气等

(评价目标一,评价目标二)

4、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2)生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师相机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3)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完成目标二)

1、学了课文,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2、生交流,揭示寓言寓意。

(完成目标三)

1、默读课文。

2、在老师的引领下,知道陶罐变成了无价之宝,铁罐则无影无踪。 (评价目标一,评价目标二)

感悟升华(评价目标三)

三、 揭示寓言,领会中心。

师赠寄语给学生 (完成目标三)

板书的设计:

奚落 陶 罐 和铁罐 易碎 坚硬 短处 长处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抓住对话中提示语里的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法,达到对文中刻画的两个有特点的人物情感的准确把握,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课文的10-17自然段,内容简单易懂,所以我请孩子们先自读课文,再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说一说,了解两个罐子各自不同的结局。其余的不再做更多的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能完成学习目标。

整节课下来,我做了一下反思,感觉不理想的地方还很多,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本人上课的整个过程,思想上有点高度紧张,没有放开,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习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整节课,学生思维完全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没有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能做到导、扶、放结合起来。第二、整节课教学做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但时间上显得前面占用时间过多,后面时间显得有些紧,后一部分给人感觉有点过于仓促的结束。第三、课堂组织还显得不够有序,课堂语言还不够简练,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应变不够巧妙。还需要更多的教育智慧。

搜索更多关于: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的文档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05755mq198xswm2y1e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